英特爾重塑處理器產品體系 重回利潤為先
低價電腦需要市場下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179.htm對近一年來市場中用戶更傾向于購買低價電腦,戴爾大中華區消費業務總經理楊超表示,用戶消費行為受大社會經濟環境影響還是很明顯,但用戶對于高性能計算和數字娛樂的需求已呈現明顯回升態勢。
楊超表示,2009年上半年是臺式機遭遇有史以來最劇烈價格波動的一段時期,一方面內存、硬盤、主板、電源等關鍵零組件皆因為上游制造商在去年底剎車太急而出現缺貨漲價;另一方面,液晶顯示器用面板價格過去三個月持續大幅上漲;此外,由于臺式機較筆記本產品包裝體積要大很多,在倉儲運輸以及賣場流通環節上也都給廠商帶來不小壓力。
今年第二季度,戴爾是一線廠商中唯一出貨量下滑的廠商。根據Gartner的最新數據,2009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幾大PC廠商中,惠普的出貨量依然排在第一,占據19.6%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8%;戴爾排在第二,市場份額為13.6%,同比下滑17%宏碁在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為13.5%,緊隨戴爾身后大有趕超之勢;聯想排名第四,占據8.4%的市場份額,出貨量同比增長3.2%;東芝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5%,出貨量同比上升10%。
與戴爾的下滑相比,宏碁則由于在上網本市場的率先布局而受益于經濟危機下人們對于低價產品的青睞。
“不管是Atom平臺的上網本還是低端的臺式機,由于產品自身利潤微薄,面臨以上成本困境時,自然是沒有中高端產品那樣好消化,PC廠商也會因此在產品線上做出相應調整。”楊超表示,從戴爾的角度來說,并不存在上網本搶占高端產品份額、利潤的情況,“沒有哪個廠商是追求單臺利潤的,針對不同市場和用戶群細分的產品將會形成系列化的覆蓋,從而有效化解不同產品線在成本與利潤之間的矛盾,未來低價電腦的市場應該在更為廣闊的鄉鎮”。
不過,宏碁中國區一位業務高管則對記者表示,低價電腦成為這一波市場增長動力已是事實,但接下來如何走還要看關鍵零組件供應商是否能持續支持。
他進一步解釋道,過去關鍵零組件如硬盤、內存、處理器、顯示器等,市場定律就是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持續推出更高規的產品。然而這一波以Atom平臺為主導的低價電腦,首先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以英特爾為代表的零組件廠商接受以更低的價格,持續提供入門級的產品,但其所產生的問題就在于持續的規模擴張能否回補利潤,以及不影響其他主流產品線,英特爾此次對全線酷睿產品進行梳理可看作是一次戰略性調整。
“低價電腦將讓全球使用電腦的人口有結構性突破。”李翀則堅持認為,全球每年銷售出去的PC只有2億到3億臺,這與全球幾十億人口相比,等同于絕大部分人口都還沒有加入到電腦使用者行列。而隨著互聯網的延伸以及四、五級城市和農村市場等新增市場的拓展,低價電腦將走得更遠,同時也就能有效避免與主流產品爭奪利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