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彩色濾光片實現OLED彩色化的瑕疵分析*

        彩色濾光片實現OLED彩色化的瑕疵分析*

        —— Fault Analysis of Color Filter for Full Color OLED
        作者:莊筱磊 李榮玉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施展 劉暢 張浩 余峰 張建華 上海大學廣電電子平板顯示聯合工程技術中心 時間:2009-08-0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自1987年Tang等首次制成低壓直流驅動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1]以來,其性能得到長足進步。現在已從實驗室走進了生產廠房,各種單色、全彩的器件應用于手機、MP3等便攜式數碼產品上,其批量制造工藝日臻完善。而目前實現全彩的顯示技術主要有:RGB 三色排列;白光+彩色濾色膜();藍光+色變換層(C) [2]。而作為基于液晶全彩化的方式,白光+彩色濾色膜技術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并實現了部分商品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985.htm

          OLED全彩化技術

          實現OLED彩色化的主要方法有三種(如圖1所示):RGB三色排列發光法、白光OLED[3]+CF法、藍光+色變換層(CCF)法[4]。

          目前OLED量產化中采用較多的是RGB三色排列發光技術,但對設備要求較高,對位精度的誤差要求也十分嚴格,制造成本較高。此外由于三種RGB發光材料的不同,發光材料的衰減周期不同,導致了RGB三基色壽命長短不一、三基色色彩飽和度間的差異和解像度高低的不同。

          白光+CF法制造工藝相對簡單,白光OLED技術和現已在液晶應用上已非常成熟的CF[5]技術結合起來,被認為是較容易和較經濟的OLED彩色化方法。由于采用單一白色光源,因此理論上RGB三原色的亮度壽命相同,沒有色彩失真的現象。制程上則不需要考慮屏蔽對位的問題,并增加了畫面精細度,回避了OLED的RGB三色排列發光法生產過程中的種種困難,把難題轉移到已經相對成熟的CF上,簡化了生產制程,從而使投資減小,使經濟和性能良好的彩色OLED的實現成為可能。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奉节县| 漯河市| 呼玛县| 宿迁市| 海淀区| 鹿邑县| 牡丹江市| 那坡县| 德令哈市| 蛟河市| 潜山县| 皮山县| 保亭| 长春市| 邹城市| 田林县| 东莞市| 汝阳县| 厦门市| 襄汾县| 屏东县| 玉溪市| 丰顺县| 临汾市| 南郑县| 枞阳县| 板桥市| 霞浦县| 普兰店市| 富民县| 射阳县| 巴中市| 乌拉特中旗| 宁国市| 田林县| 呼伦贝尔市| 内乡县| 德阳市| 额敏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