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業觸底反彈
芯片業觸底反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750.htm在經濟危機中受到重創的芯片業有望走出陰霾。
7月29日,中國大陸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公布了的最新一季財報,以及此前已公布財報的英特爾、TI等公司的數據都是這個判斷的有力注腳,其中用于反映公司運營狀況的幾個核心指標都超出預期。
中芯國際最新發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中芯國際銷售收入由第一季的1.465億美元上升82.5%至2.674億美;盡管其第二季度的凈虧損仍高達9810萬美元,但較第一季度1.783億美元的水平已經大幅縮小;而毛利率則由第一季度的-88.3%改善至-4.8%。
對于二季度業績的反彈,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張汝京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其復蘇是由所有地區客戶需求恢復以及亞洲市場需求強勁所帶動。從產品領域看,引領市場復蘇的主要是通信及消費類產品。
“芯片業與經濟景氣度密切相關,這是因為全球芯片制造公司比較集中,因此從已經發布業績的公司情況看來,全球電子產品市場需求正在恢復。”Gartner半導體市場分析師徐永接受采訪時說。
事實上,中芯國際二季度業績的強勁反彈并非個案。近期各大芯片企業最新出爐的季度財報顯示,全球半導體產業似乎已經開始走出經濟危機和產業周期性波動帶來的煎熬。
英特爾日前發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實現營收80億美元、凈利潤10億美元,營收環比增長12%,實現了該公司自1988年以來的最高環比增幅,而且營收與凈利潤均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而另一家芯片制造商德州儀器第二財季的凈利潤為2.6億美元,合每股20美分,也超出市場預期。
同時,亞洲芯片代工業的好消息也不斷傳來。即將于7月30日發布財報的臺積電此前已經將資本支出調升到與2008年18億美元相當的水平。全球芯片代工業排名第三的新加坡特許也已經率先調升資本支出至5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專業代工廠將開始加碼采購更多設備。
張汝京估計,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的收入將按季增加14%到18%。臺積電公司也表示,原本預估第3季約持平與微幅成長,但是在芯片大廠高通、聯發科、NVIDIA、AMD繪圖芯片以及部分FPGA芯片高單價產品放量情況下,其第三季營收有機會挑戰兩位數成長。
“可以說半導體產業已經開始觸底反彈。”咨詢公司isuppli的半導體行業分析師顧文軍評價說,第一季度廠家基本把庫存消化完畢,第二季度來自客戶的急單補充庫存是訂單增長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雖然幾個月前大家還看不清楚二季度強勁的客戶訂單增長究竟是來自客戶的急單補充庫存,還是表明可持續的全面經濟復蘇,但現在看來情況越來越樂觀。以中芯國際為例,其二季度增長不僅來自大中國區,其北美區業務也有很大回升,增幅達到854.3%,這意味經濟正在全面復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