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紀念集成電路發明50周年

        英特爾紀念集成電路發明50周年

        作者: 時間:2009-07-3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7月30日消息,50年前的今天,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的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宣布可以利用平面制造工藝來生產半導體,這為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1968年,諾伊斯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一起創立了公司。以41年持續不懈的技術創新,深深地影響了全球IT產業的發展進程,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749.htm

          為紀念發明50周年,以“一粒沙、芯世界”(From Sand to Silicon)為主題,圖解英特爾®的制煉過程,制作了精美的電子讀物與大眾分享最先進的制程工藝。通過這套含有38張圖片的演示,可以了解在當今英特爾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廠里如何制造一個含有多達7.31億個晶體管、基于45納米制程、支持4核8線程運算的英特爾®處理器,其背后有著令人驚嘆不已的復雜工藝和過程。

          50年來的演進過程,與摩爾定律有著驚人的一致。1965年摩爾第一次預言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目會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到1975年,考慮到電路板上空間的限制,他修正為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目將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摩爾定律指引了半導體行業,也指導了英特爾公司的技術創新——從微米到納米制程,從4位到64位微處理器,從硅技術、微架構到芯片創新,英特爾不間斷地為行業注入新鮮活力,推動技術向前發展。

          2007年,英特爾推出45納米處理器,革命性地采用基于鉿的高-k柵介質和金屬柵極晶體管材料,這是40年來晶體管材料和工藝的最大革新,將摩爾定律推向又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按照英特爾特有的鐘擺模式(Tick-Tock Model),32納米產品將如期推出,22納米以及更先進的技術研發進展順利。集成電路的演進未曾止步,創新永無止境。

          一粒沙,芯世界。正如英特爾全新的整合品牌推廣活動——“英特爾,與你共創明天”告訴消費者的:硅,作為集成電路的主要成分,成就了數字時代的飛躍發展,而絕大部分以硅為原料的計算機芯片都來自英特爾公司。今天,英特爾架構的產品從至強®、™到凌動™,廣泛應用于從高性能計算、互聯網數據中心、企業服務器,到臺式機、筆記本、上網本中,并正在擴展到消費電子、嵌入式、手持設備等領域。

          將我們的世界納入恢弘無際的網絡,借助PC、手機和其他終端,打通人、數據與應用之間的屏障,構建出一個不同于過往無數世紀的數字地球——這便是集成電路誕生50年以來人類所取得的成就。而英特爾不僅是集成電路歷史的書寫者,更是將明天的夢想變成現實的創造者。與創新者同行,未來如此令人期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中阳县| 抚宁县| 乐陵市| 莆田市| 博兴县| 历史| 滨州市| 丹巴县| 阿拉善右旗| 蒙城县| 镇平县| 神木县| 靖远县| 库伦旗| 宝清县| 香港 | 泰来县| 崇礼县| 武夷山市| 莲花县| 洮南市| 天津市| 中江县| 遂平县| 乌拉特后旗| 松桃| 台山市| 新安县| 青铜峡市| 水富县| 岢岚县| 革吉县| 宿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台中县| 哈尔滨市| 安仁县| 册亨县| 连南|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