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周刊:基站節能降耗核心問題聚焦
可再生能源將主要應用于那些遠離公共電網的農村或山區基站,經測算當基站到公共電網的距離超過5公里時,使用太陽能供電節省的電費和市電接入費用將超過建設太陽能電源系統的成本,運營商將從中獲得經濟效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881.htm更重要的是,電信服務企業應從保障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抑制氣候變暖是全球最重要的環保議題,2007年由基站耗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已超過600萬噸,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使用綠色的可再生能源,將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楊延興:愛立信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做了廣泛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比如在尼日利亞利用生物能源實現無電地區的基站供電;在印尼、馬來西亞應用太陽能實現射頻拉遠基站的供電,利用風能實現愛立信管塔混合供電等。
華為:風能和太陽能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貴能源。隨著世界性能源危機的日益嚴重,這一類再生性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伴隨著技術的成熟,風能和太陽能逐漸被應用于通信領域。
以華為承建的中國移動青海公司的綠色GSM網絡為例,青海省位于中國西北地區中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全省均地處高原,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年日照2500小時以上,是中國日照時數最多、總輻射量最大的省份之一;風能資源豐富,青南高原西部及祁連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風速均在4米/秒以上,青南高原中、西部、柴達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圍和海南臺地南部地區,全年風能可用時間在5000小時以上。華為在青海利用風光互補供電系統為多處基站提供了電能供應,該系統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互補特性,獲得比較穩定的電能輸出,是具有較高性價比的一種新型能源供應系統,無需支出原料成本,而且在太陽能組件和風力機的壽命范圍內,幾乎不需要進行維護。
《通信世界》:節能不能以犧牲通信系統的安全作為代價,在設備提供商看來,基站節能與基站通信系統的安全保障如何協調?
楊延興:我們完全同意這種說法,不能為了節能而犧牲通信系統的可靠性為代價。例如有些機房為了一味減少空調能耗而將設置溫度調的較高,這在短時期內是不影響設備正常工作,但是長期會對設備壽命、電池系統壽命產生惡劣影響,最終導致加速設備更換,這樣反而浪費了投資,最終浪費了能源。
此外,節能不單單是設備本身的事情,在整個運營管理上都要有節能意識這樣才能做到在產品整個壽命周期內做到節能,這點往往是運營商容易忽略的。
華為:華為于2007年底推出了ITS系列綠色環保機房解決方案,ITS為客戶提供完整的機房解決方案,可集成所有配套設備和網絡設備,具有快速部署、低能耗、低TCO、高可靠性等特點。ITS1000和ITS2000兩種機房相互補充,無使用場景限制,適用于高山、樓頂、平原等所有場所。
之前提到的青海項目采用的就是ITS2000機房,ITS2000是基于1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一體化通信機房,有助于快速建站和降低機房能耗,同時提供穩定可靠的網絡運行環境,并實現防盜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