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設計應用 > 韓國智能模型車技術方案分析

        韓國智能模型車技術方案分析

        作者:清華大學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黃開勝 金華民 蔣狄南 時間:2009-06-2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考慮到在直線加速區間的末端可能會遇到突然出現的拐彎區間,部分模型車設計了專門的制動部。值得注意的是MC33886具有制動的功能,在行駛過程中可以通過的控制使直流電機緊急制動。但是在韓國的設計中沒有見到類似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566.htm

          控制方案及軟件流程

          系統需要接收路徑識別電路的信號、車速傳感器的信號,采用某種路徑搜索算法進行尋線判斷,進而控制轉向伺服電機和直流驅動電機的工作。的控制功能框圖見圖8。

          韓國智能車控制策略可以分為速度優先型和穩定優先型兩種,即有的控制目標鎖定在盡可能快地行駛上,有的重點放在智能車行駛的穩定性上。

          總之,設計目標不同,接下來的控制方法也就隨之不同,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

          智能模型車的路徑搜索算法(Line Searching Algorithm)是智能車設計的關鍵部分,智能車設計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它來展開的。

          下面介紹三種不同的路徑搜索方法。

          1、利用8對傳感器進行道路識別,每個傳感器間隔2厘米,成直線排列。傳感器對白色的反射率設為最大,對黑色的反射率設為最小。把最大、最小值之間分為四個index(0,1,2,3)區間,通過對各個傳感器index值的組合基本能夠確定智能車的位置。但劃分成4個區間不足以精確控制方向,因此,又把每一個區間劃分成12個二重區間,即每一個傳感器index區間增加到48個。此時對位置和行駛方向都能較精確的控制。

          但這種方法對識別道路的計算量大,計算時間較長。

          2、使用4對傳感器,分別安裝在智能車前部的左右兩側,4對傳感器之間的間隔分別是4厘米、8厘米、4厘米。先使用內側的兩對傳感器來識別路徑,再使用外側的兩對傳感器進行二次識別。當黑色路線在四個傳感器的正中間位置時ADC值最小,而有偏離時ADC值就會變大。利用此原理得到路線相對位置偏差。傳感器工作情況如圖9所示。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利津县| 永春县| 雷山县| 金秀| 定远县| 乐东| 吉林省| 峡江县| 正蓝旗| 无为县| 淮南市| 获嘉县| 修水县| 祁门县| 霍州市| 永济市| 克拉玛依市| 靖宇县| 格尔木市| 景洪市| 稻城县| 福安市| 财经| 黑水县| 抚州市| 蓬溪县| 涞水县| 邵阳市| 聂荣县| 长海县| 德兴市| 黔南| 法库县| 濉溪县| 章丘市| 惠来县| 龙门县| 麻江县| 天全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