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山寨上網本失敗緣于英特爾微軟壟斷
新興廠商等待機會,傳統國產品牌危機潛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165.htm從以上三點看,雖然上網本暫且無法山寨化,但并不意味著新興/山寨廠商沒有機會。因為上述三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本地廠商在下游品牌和營銷、中游產業鏈甚至是上游核心技術逐級、逐步實現突破,整個產業格局將會隨之而變。上網本將給本地新興/山寨廠商帶來巨大機遇——當然前提是品質和品牌維護對消費者更負責任,比以前的山寨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事實上,這種苗頭已經顯現。例如比亞迪已經打破臺灣廠商的技術和生產壟斷,向海信等二三線國產品牌供應上網本。利用比亞迪強大技術和生產水平,以及內部整合了電池、3G數據卡、WIFI模塊和藍牙模塊等生產能力,據稱成本非常有競爭力,售價比山寨上網本還便宜。
而在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要求不太高的7英寸和8.9英寸的低端上網本/MID領域,這種現象更明顯。通過利用基于ARM的國產芯片平臺,例如上海杰得和北京君正的方案,星王電子這樣的新興廠商已經在出口市場表現不錯——2008年初,星王電子基于ARM架構的低端上網本在歐洲上市,獲歐洲電信商好評,并展開密切合作。星王電子的藍曉東解釋說,這是因為國內外大廠在ARM平臺上涉足較少,而且ARM平臺在本地已經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可以實現技術和零部件的本地化,另外國外消費購買上網本更加理性和注重自己的真實需求,不會太攀比功能和規格。
而對于國內主流的10.2英寸市場,目前星王電子也有基于英特爾和威盛平臺的對應產品,但他坦承“作為新進入者現在面臨諸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在市場端,國內消費者仍注重品牌和規格,而在供應端,成本和技術方面,傳統大廠仍占據優勢。但“自己父親退休前參加電腦培訓和想要上網本的親身經歷”讓他堅信,上網本這類低成本便攜式上網終端市場前景廣大,潛力巨大的平民化需求和呼呼聲必將導致“上游的核心技術平臺和產業鏈的革新”,引發產業格局的變化,以滿足實現更多人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在這種理念下,2008年末,星王電子大力投入研發和工業設計,并成立面向國內市場的“本易”品牌營銷事業部,目前“本易”上網本已成功加入要求苛刻的3G上網本供應鏈。藍曉東解釋說,如果真的要以“純山寨本”來看的話,機會不大,因為一部2000---3000元的上網本,對絕大多數國內消費者來看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況且真正與傳統正牌廠商的價差也拉不開太多,只有產品符合標準,具備強大售后服務,外觀性能優異,走差異化路線,得到消費者真正認可,機會還是有的,至于什么時候進去,就要看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