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集成電路產業:加大國家投入 促進由大變強

        集成電路產業:加大國家投入 促進由大變強

        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 時間:2009-05-20 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產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產業鏈各環節協調發展的產業群。在當前我國產業發展正面臨嚴峻挑戰的形勢下,《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簡稱《規劃》)的頒布實施將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通過《規劃》的實施,對信息產業發展的推動將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穩定、持續發展的市場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509.htm

          一、發展特點

          2000年《國務院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簡稱18號文件)頒布實施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呈現出設計業為龍頭,制造業為核心,專用設備、儀器、材料業為基礎的發展格局。產業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2000年-2007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2008年,國內集成電路產量達到417.1億塊,銷售額達到1246.8億元,分別是2000年產量和銷售額的7.1倍和6.7倍,我國成為同期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二)產業結構日漸合理

          近年來,集成電路設計業和制造業發展迅速,占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設計業份額由2000年的不足10%上升至18.9%,制造業份額由2000年的不足20%上升至31.5%,封裝測試業份額則由超過70%下降至49.6%。

          (三)產業群聚效應明顯

          近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地區群聚效應日益凸顯,長江三角洲、京津環渤海以及珠江三角洲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集中分布的地區,實現了全國95%以上的銷售收入。近幾年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并開始形成規模。

          (四)技術水平迅速提高

          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技術水平迅速提高。設計已經具備5000萬門、65納米的設計能力;芯片制造業大生產技術已達12英寸、90納米水平;封裝技術取得長足的進步,產品的技術含量逐步提高。

          (五)產業投資額高速增長

          在國務院18號文件的鼓勵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額高速增長,2000年到2008年8年間,國內集成電路領域投資額累計超過260億美元,相當于過去20年投資總額的7倍多。目前國內已建成投產12英寸生產線4條,8英寸生產線14條,還有多條8英寸-12英寸生產線在建設中。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電子 集成電路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宜州市| 宣汉县| 大关县| 阿拉尔市| 禹城市| 吴堡县| 浙江省| 和田县| 万盛区| 霍城县| 抚顺县| 瑞昌市| 宾阳县| 武隆县| 宜宾市| 东山县| 金湖县| 化隆| 白河县| 子长县| 孝感市| 陵川县| 都兰县| 伊川县| 望都县| 公安县| 香港 | 禄劝| 凤庆县| 诸城市| 米泉市| 青阳县| 天峨县| 基隆市| 成安县| 平度市| 麟游县| 盐池县| 依兰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