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向手掌進軍 與ARM短兵相接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英特爾與ARM競爭的背后,凸現的是對演進路線主導權的爭奪:作為融合產品的移動互聯網終端產品,究竟是從PC端演進,還是從手機端演進?通信業界的巨頭們盡管內部競爭激烈,但對英特爾的態度卻相當地統一,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在技術上都屬于ARM陣營,更因為它們絕不愿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對手在自己的地盤上復制PC業的壟斷地位,正如通信業界在后3G標準上千方百計要繞開高通的CDMA專利一樣,對于這種夢魘本能的恐懼使得它們從一開始就以空前團結的態度對抗英特爾,這恐怕是英特爾在追逐其新夢想的道路上面臨的最大困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246.htm英特爾兵臨城下,通信業界巨頭們似乎并不只準備打防守戰。ARM陣營的三駕馬車德州儀器、高通和飛思卡爾已經或者正在推出基于ARM處理器的上網本解決方案,在日前舉行的IIC(國際集成電路展)上展出的上網本,成本普遍低于千元,基于國內芯片公司如安凱、杰得的山寨上網本產品成本更低至五到七百元,盡管性能有限,但在這個經濟寒冬里,價格依然是最有效的武器,而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上網本則高出兩倍——這其中英特爾的處理器要比ARM處理器貴一個數量級。英特爾攻城結果未知,后院已然起火。
相比競爭對手的ARM處理器,英特爾的處理器在性能上領先優勢明顯,業界普遍認同在短期內,這種優勢較難打破。其脫胎于PC的x86處理器,面對手機這樣的輕量級應用游刃有余。英特爾也刻意突出這一點,一方面吸引手機制造商和消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力圖將競爭者卷入其所擅長的性能大戰,而回避其在基帶芯片方面的劣勢,可謂一箭雙雕。英特爾超便攜事業部負責人凱迪亞日前高調表示,iPhone在某些方面表現不佳,就是因為錯誤地采用了ARM處理器,ARM處理器不僅影響了iPhone的性能,同時也影響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英特爾移動事業部高級副總裁沃爾也放言“什么樣的應用需要什么樣的處理能力,而iPhone在這方面明顯力不從心。如果需要完整的互聯網體驗,就要使用英特爾處理器。”
但功耗則是英特爾處理器的軟肋:其處理器的功耗至少是ARM處理器的5倍以上,由此將導致最終產品的待機時間和續航力大幅縮短,這也是目前英特爾處理器還無法嵌入手機的關鍵原因。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針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現有的ARM處理器的性能需要有極大提升才可滿足,這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功耗上的增加。
英特爾似乎并不太擔心這個問題。其在功耗問題上擁有一個獨特的優勢:至少領先競爭對手一代的制程,熟悉半導體的人士都很清楚先進的制程對于降低功耗的重大意義。此外,英特爾強大的設計能力也不可小覷,英特爾尤其寄希望于其將在明年推出的的下一代處理器Moorestown,該產品待機功耗將大大降低,只是凌動產品的十分之一。
完美的軟件兼容性是英特爾的另一個殺手锏。“x86構架的互聯網兼容性非常好。”英特爾銷售事業部總經理馬宏升信心十足地表示,“網上找到任何的軟件都可以下載使用,這就是x86的優勢之一。”這意味著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手機將可以具有“不做任何妥協的互聯網計算能力”。而相比之下,基于ARM處理器的設備沒法運行QQ游戲、炒股軟件,甚至連紫光輸入法都無法安裝,因為幾乎所有網絡上的工具都是基于x86設計的,即使是瀏覽網頁,如果不是專門優化的WAP類型網站,也往往會受到許多限制。
英特爾與ARM陣營之間的角力,最終結局依然難測,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場角力將推動手機業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可能主導未來手機業的競爭態勢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以及引導目前基于PC業的軟件產業向移動設備領域遷移,從這一點來講,英特爾進入手機業無疑是這個產業的福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