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中國市場抑或Nehalem能否拯救半導體行業

        中國市場抑或Nehalem能否拯救半導體行業

        作者: 時間:2008-11-11 來源:ednchina 收藏

          除了移動平臺領域未來的銷售增長態勢較好外,整個銷售增長的前景不容樂觀。問題在于這個艱難過程將會持續多久,中國市場以及英特爾的下一代能夠挽救于水深火熱之中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9394.htm

          IDC于近期發布了第三季度銷售狀況報告,數據顯示該季度的半導體單位出貨量有著良好的年度以及季度增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半導體行業的銷售態勢并不樂觀。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也發布了半導體行業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將2009年半導體行業的收入增長的預期從原先的接近8個百分點降低到了1個百分點。

          IDC發現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的單位出貨量相比上一季度以及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4%以及15.8%。PC銷售收入為83億美元,季度增長率7.6%,年度增長率為4.1%。從中不難反映持續性的PC處理器平均銷售價格(ASP)下跌的壓力。除去因經濟大形勢惡劣下的處理器需求下降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就是英特爾最新的適用于上網本在內的互聯網移動設備的超低功耗且性能不差的處理器,由于該產品價格極為低廉,因此從總體上壓制了處理器的價格,如果不計入在內,處理器的單位出貨量的季度增長率和年增長率則分別下降至8.3%和8.7%。

          PC處理器市場處于一種裂變的格局,此外考慮到季節性的更高需求,內存的出貨量屢創紀錄。但是某種跡象表明今年第四季度以及以后,內存增長的預期不容樂觀。

          今年第三季度英特爾PC處理器市場份額為80.8%,小漲1.1%個百分點,痛苦掙扎并且在拆分之后初見曙光的AMD的市場份額下跌至18.5%,臺灣的威盛科技的市場份額依舊穩定在0.6%。然而始于今年九月份,并于十月份逐漸加速的處理器市場的衰落越發明顯,最初的跡象不是來自芯片公司而是來自諸如臺積電(TSMC)、臺灣聯華電子公司(UMC)等為代表的亞洲地區的芯片工廠。

          零售客戶以及OEM合作商訂單的減少直接導致了芯片工廠的削減產量。需求的顯著減少以及人們以往對第四季度芯片銷量最好的認知使得Q4的前景變得更為黯淡。如果第四季度不見增長和上一季度持平那么這就會讓業界非常失望,如果增長下降的話那么這將是極大的悲觀。

          增長緩慢的2009

          IDC半導體與個人計算研究主管Shane Rau降低了對于2009年的芯片銷售增長預期,其增長率僅為四到五個百分點,而這其中大部分的增長是來自移動平臺芯片的增長。和Gartner的分析數據相比,IDC的結果還算是比較樂觀的。Gartner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范圍的半導體收入增長從此前的7.8%降低至一個百分點。盡管大多數半導體公司都達到了今年第三季度5%左右的增長預期,但是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將跌落至2%左右。

          Gartner將這種增長降低的預期拓展到各個半導體領域,這其中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和服務器在內的PC芯片的增長將從14%降至5%到7%之間;手機芯片銷售增長將從9%降至4%到5%之間,芯片將從原先的20%的增長降至10%左右,汽車芯片將從去年較高的增長率降至8到10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不包含收入增長的降低,由于平均銷售價格的下跌,更為便宜的產品將會代替相對較貴的產品銷售。眾所周之經濟形勢險峻之時人們往往會更多地傾向于購買低端產品,而這卻直接導致了芯片收入增長的走低。

          目前半導體行業僅有的三個亮點,分別是移動平臺,上網本以及內存,曾幾何時我們看到了內存廠商的大出血,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內存以及閃存平均銷售價格的回升,因為實在不能夠更為糟糕了,此外產業整合以及生產量的縮減也會在明年有助于減輕這種狀況。企業用戶以及個人用戶需求的縮減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企業的盈利和IT支出方面有著強烈的相互關系。

          誰能拯救美國芯片公司?

          這個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美國國內,而是一個廣泛的世界性話題。很顯然目前的美國芯片公司處于不能再壞的狀況,亞洲地區消費的保守,歐洲市場也好不到哪里。任何可能的增長也只會出現在新興市場上,和去年相比增長的速度還是緩慢。

          中國市場將繼續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美國芯片公司,雖然很可能會有所降低,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注意并嫉妒這個有著巨大人口數量的市場潛力。中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國走出經濟蕭條而且也會成為經濟衰退結束的指示燈。誠然同樣于本月推出的英特爾新品Core i7(又名處理器,其架構也為)以及AMD的代號為“上海”的服務器處理器產品也都不能成為市場的“救世主”。

          即使成為不了救世主也不能磨滅英特爾Core i7的光彩,據了解英特爾為該處理器產品添加了內存控制器于是也就消除了英特爾處理器產品的性能瓶頸前端總線,這在從前一直都是AMD引以為傲的優勢。初期的基于軟件的性能測試數據顯示Core i7性能增幅為20%到40%之間。但是目前的尷尬狀態是人們并不想買。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新款Nehalem處理器直到經濟開始逐步復蘇并且企業開始進行升級之時才能產生相應的影響。

          很難有一款處理器產品是通過性能來激活市場的,性能表現對于用戶購買來講差別并不大,尤其是對于那種最新產品剛剛出爐之時,往往老的產品在當前已經夠用了。性能差別只會影響用戶從一家芯片公司轉移到其他家。因此這些新品不可能帶來增長,目前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經濟的回暖并期望中國市場的奇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元江| 甘南县| 巴中市| 拉孜县| 永胜县| 中山市| 乾安县| 荣成市| 龙门县| 和田市| 邢台市| 开化县| 高青县| 济南市| 夏津县| 辰溪县| 沅江市| 新泰市| 西乡县| 晴隆县| 隆昌县| 株洲市| 大田县| 印江| 剑阁县| 临沭县| 上饶县| 乌拉特中旗| 寿阳县| 盐边县| 临武县| 迭部县| 交城县| 衡阳县| 白沙| 嫩江县| 富顺县| 水富县| 河北省|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