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IC產業鏈不斷完善
深圳和珠三角地區已成為國內IC設計業最強的地區之一。2007年深圳IC設計業產值超過48億元,約占全國的1/5強。深圳IC設計企業和機構的數量從原來的30多家發展到目前的120多家,約占全國的1/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741.htm深圳具有發展IC(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圳毗鄰港澳,IT廠商云集,IT產業發達,IC設計可以更好地貼近應用市場;深圳具有良好的軟件環境和物流基礎,是IC的重要集散市場,具備成為中國主要IC產業中心的條件;隨著方正微電子6英寸生產線、中芯國際8英寸生產線相繼落戶深圳,深圳IC產業鏈逐步完善。
深圳和珠三角地區已成為國內IC設計業最強的地區之一。2007年深圳IC設計業產值超過48億元,約占全國的1/5強。深圳IC設計企業和機構的數量從原來的30多家發展到目前的120多家,約占全國的1/4。專業人員從1000人左右發展到目前的6000多人,具規模的企業60余家。加上鄰近的珠海和香港的IC設計公司,珠三角成為國內IC設計最強的地區。
IC設計企業眾多產業鏈不斷完善
深圳IC設計企業數量眾多,集群發展效應明顯。2007年深圳地區的IC設計企業(包括設計服務企業)超過120家,隨著海思半導體與中興微電子分別從華為和中興獨立出來,深圳出現了上億美元的IC設計企業,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06年到2007年,步入億元門檻的IC設計企業已達10家,產值提高到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也逐漸增多。從企業構成看,近年創立的留學生IC設計企業技術起點高,研發能力強,獲得較多的境外風險投資;老牌IC設計企業產品定位準確,抓住市場商機,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原來做銷售和代理IC起家的公司開始涉足IC設計,研發自有品牌產品。總體看來,IC設計業近幾年發展迅猛,許多成長型企業逐漸走向成熟,充分顯示出IC設計業的生機與活力。
深圳IC設計企業產品研發具有貼近市場的獨特優勢。由于整機廠商眾多,依賴深圳發達的IC產品銷售網絡,企業的產品研發緊跟市場變化的脈搏,形成了各領域產品的開發企業群。深圳在手機、通信、消費電子、HDTV(高清數字電視)等方面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從芯片、系統到整機的產業鏈正在全面建立。
深圳IC產業鏈不斷完善是今后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隨著深圳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6英寸生產線在2006年10月正式投產,2008年初中芯國際8英寸生產線和12英寸生產線深圳項目的開工建設,結束了深圳沒有大尺寸晶圓廠的歷史;在IC封測領域的骨干企業有賽意法、安博、賽美科等;在IC制造設備生產方面有格蘭達科技集團;在產業鏈末端的銷售和應用環節,有眾多云集在華強北商圈的銷售渠道商,IC設計企業和方案提供商、渠道商、整機廠家結合,構成了開發、銷售、生產和配套服務的完整鏈條,從而營造了良好的IC產業發展環境。
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備受關注
深圳IC設計企業的設計水平處于國內前列。深圳IC設計企業主流產品特征線寬集中在0.35μm和0.18μm之間,最小特征線寬已達到65nm。從設計規模看,大多數企業已達到100萬門以上,其中海思半導體的設計規模達到5000萬門。
深圳IC設計企業愈來愈重視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隨著SoC(系統級芯片)設計技術的發展,深圳IC設計企業越來越多的通過IP復用設計自己的SoC芯片,使產品的規模和設計水平大幅度提升。企業對IP的需求及運用也越來越多,表明深圳IC設計企業的SoC設計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企業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提交的專利申請逐年增多。2007年專利申請總數達794件,其中發明專利704件,實用新型專利35件,已授權264件。專利的數量主要集中于海思、朗科、中興微電子、中興集成、比亞迪、艾科、安凱和芯邦等競爭實力強的企業。充分反映了IC設計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人才密集型的行業,專利數量直接反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