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源于極端偏執 探訪英特爾之芯
在誘人“錢”景吸引下,眾多IT巨頭投身數字醫療行業,英特爾從十年前開始投入該方面的研發,目前已初見成果。
在美國,光是家庭數字醫療的市場增長就相當可觀,每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36%,預計在2010年市場總額將達到21億美元。構筑這一巨大市場蛋糕的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齡化加劇。此外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遠程家庭醫療成為可能。然而目前價格因素是阻礙等醫療設備獲得更廣闊市場的最大因素。國外有咨詢機構稱,由于數字醫療市場的長期發展潛力,許多IT巨頭及多元化的跨國企業將通過多種方式大舉進入該市場。
1999年,英特爾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如何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人們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需求。三年后,英特爾成立了自主健康實驗室 (Proactive Health Lab),探索幫助人們自主管理健康的新技術,該實驗室成為了英特爾數字醫療研發機構的前身。在接受本刊記者訪談時,雖然該實驗室總監并未透露目前英特爾在數字醫療方面的投入規模,但從“研究日”展示的近十多個數字醫療項目來看,芯片巨擘在數字醫療方面的野心可見一斑。
近十年來,英特爾在數字醫療方面的研究始終圍繞著“人”而展開,尤其是那些在家中需要照顧的老人和長期病患。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為長期病患以及老者提供私人化的醫療服務,降低他們的醫療支出,同時讓更多的人們可以管理他們的健康狀況,這是數字醫療部門研究努力的方向。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獨立生活技術研究中心”(TRIL,Technology Research for Independent Living),這個由英特爾和愛爾蘭政府共同成立的研究機構,進行的是多學科綜合研究。該中心最近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之一是BioMOBIUS??開放式研究平臺。由于價格低廉,并且簡單易用,即便是非專業人員也能用它進行編程,打造自己想要的醫療研究工具。
另外一個亮點是“減壓手機”。一部看似普通的帶觸摸屏的手機,其實是一個減壓設備,更能進一步幫助使用者降低暴發心臟病的危險。通過藍牙等功能,“減壓手機”可以監測到使用者主觀和身體上的壓力變化或情緒波動,并提醒使用者。這時,使用者就可以根據設備的引導,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減壓,例如,顯示一些美好的圖片,提示使用者進行簡單的心理自療,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甚至指引使用者做一些瑜伽動作。
此外,長期醫護技術也是英特爾數字醫療的研發重點。美國每年在老年醫護上的支出高達1500億美元,長期醫療技術的目的就是為家庭減輕這方面的支出負擔。茶壺、數字、牙刷等日用品被貼上了RFID傳感器,老人日常的一舉一動被轉換成數據,經由戴在老人手上的手鐲(或手表)狀處理器,傳送到電腦上。家中有老人或病人,不放心出遠門?這套設備是個不錯的選擇。據研究人員介紹,目前進行類似研究的機構有不少,他們的項目致力的方向一是進一步降低成本,二是降低處理器的功耗,同時提升它的計算能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字,2006年美國政府和私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占該國GDP的15%,而中國的比例只有6%。隨著中國醫療、通訊水平的提高,數字醫療在中國的發展也將呈現無限的想象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