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盲動:大唐逆流而上欲當綜合性廠商
在華為欲出售終端事業部門的同時,大唐電信卻逆流而上開始了又一次進軍終端市場的驚險征途。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的當天,大唐電信宣布再度進軍手機市場,并推出了支持TD/GSM雙模、GSM網絡以及支持GSM/PHS兩種網絡的三個系列共15款手機產品。與此同時,大唐電信正在規劃其他終端產品,準備全面開拓TD終端領域。
以此為標志,大唐電信已經成為一家產品覆蓋微電子、軟件、接入、通信終端和通信應用與服務的綜合性廠商。
“大唐從產業鏈各個環節全面介入TD,對TD產業來講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個產業太需要有人來大力推動了。”業內人士分析說。
雖然對產業是好事,但產業鏈上的其他公司對于大唐的做法難免有些擔心,因為它從做標準的企業變成什么都做的企業,勢必會對其他企業形成競爭,產業鏈上的企業都非常關注大唐到底想干什么?
國家意志下水到渠成
大唐電信進軍終端市場并非蜻蜓點水,據悉,其目標是要做到年產千萬臺手機,進入行業前三名。目前,當很多國產手機廠商依然在虧損邊緣苦苦掙扎,洋品牌也在分拆手機部門來粉飾財務報表的時候,這一行動是孤軍冒進還是成竹在胸?
準確來說,這應該是大唐電信“重返”手機市場。早在2003和2004年,大唐電信曾以借牌方式推出過兩款手機,但沒有形成規模,最終逐漸淡出。
此后,具有完整TD產業鏈的大唐集團的另一全資子公司——大唐移動逐漸成了TD -SCDMA終端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占據了全國70%的市場份額。其先后向中興通訊、明基電通、浙江華立通信授權過TD-SCDMA終端解決方案。不過大唐移動站在產業鏈的高端,扮演了高通的角色,只提供解決方案,并沒有自產TD終端。
但這個定位在2006年發生了微妙變化。那一年,大唐電信集團原董事長周寰退休,國資委派來在中國移動工作多年的真才基。
回顧TD前行的每一步,都能看到國家意志在主導。2007年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向大唐電信巨額授信共550億元,而后,真才基欲通過大手筆資本運作切入芯片、系統設備和終端的研發與制造領域,欲通吃所有業務的野心也逐漸暴露無遺。
同時,2007年8月,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向上海證券報表示,3年內,國資委將根據利潤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構成的綜合指標為央企排定座次。屆時做不到行業前三名的,將被國資委強制重組。
這無疑也對受國資委委派的真才基形成了很大壓力,其在大唐電信的發展思路也調整為整體做大做強,不只做活一個大唐移動,也不滿足于只做標準。
為了在連續虧損兩年后使上市公司*ST大唐2007年實現盈利,也為了整體做大做強。2007年9月大唐集團開始重組:將負責終端業務的上海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大唐) 從大唐移動中分離出來,由大唐電信集團直接經營;大唐移動的軍工產品也分離出來獨立經營;大唐移動則保留TD-SCDMA標準的研發體系,繼續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等廠商在TD-SCDMA設備方面進行合作。
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大唐過去僅與ADI合作,為終端廠商提供TD- SCDMA芯片。這次從大唐移動分離后將在大唐電信集團的統一部署下,直接研發TD-SCDMA終端。據悉,大唐電信集團也一直力主將大唐移動這部分優良資產注入大唐電信,一方面將優良資產借殼上市,另一方面減緩大唐電信的業績壓力。
按照這種拆分方案,大唐移動唯一能帶來盈利的終端業務被剝離,留下TD研發隊伍將從未來的利潤中心轉化為成本中心,對大唐集團依賴程度大大加強。此外,原本高度集中于大唐移動的TD產業鏈也被割裂開來。
這種弱化與拆分大唐移動的做法遭到了抵制。大唐移動內部人士抱怨道:“看到這個消息,感覺像是被人摘了桃子,還不如早點把專利賣掉好。” 這也導致了大唐移動總裁唐如安的辭職。
此后,上海大唐移動正式從大唐移動中分離出來,并于2008年4月與大唐微電子合并而成“聯芯科技”,專攻終端解決方案和芯片項目。
大唐電信再次揮師進軍終端領域由此也水到渠成。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唐集團旗下的公司定位和分工相對清晰:大唐移動負責TD技術的研發,大唐電信負責TD以及其他手機終端的市場化運作,上海大唐與大唐電信旗下的大唐微電子整合后的聯芯科技負責手機芯片以及終端解決方案的生產和銷售。
這種明確的分工對終端的發展帶來好處,但國企內部的協調又將成為問題。效果怎么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直接沖向中低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