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主義下生存的"黑手機"
可以說,“黑手機”見證了整個中國手機產業真正崛起的三年歷程,正因為有了“黑手機”,讓正規的國內手機廠家真正體驗到什么叫“殘酷”的市場競爭,從而奮發圖強,從學習“黑手機”,到超越“黑手機”。
經歷“黑手機”勢力的歷練后,今天國產手機新勢力和新格局已經隱約顯現,這些手機新勢力的市場運作能力和創新手法讓那些在中國市場馳騁多年的國際手機巨頭也不敢小視,因為他們是在“黑手機”包圍中而“鳳凰涅槃”的勇者。
因為國家發改委取消了手機牌照核準制,很多昔日的“黑手機”也成為國產手機新勢力的一員,而“黑手機”的定義也從昔日的水貨、無牌照、仿冒和拼裝機四大類變為水貨、仿冒和拼裝機三大類。
今天再來回顧“黑手機”,已經不能再給“黑手機”們統一戴上“惡勢力”帽子。無可否認,“黑手機”是機會主義者,但他們的“嗅覺”讓其成為市場上強力的競爭者。雖然手機業界曾一度指責“黑手機”擾亂市場秩序,曾導致包括TCL通訊、康佳通信、波導、夏新在內的昔日手機巨頭的巨虧,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其實不然。2004年國產手機集體遭遇“滑鐵盧”,是因為國產手機沒有核心技術,不能真正把控產品質量,加上盲目的市場樂觀所造成的。
而聯發科(MTK)成熟的手機平臺的出現,讓國產手機品牌廠家、洋手機與眾多“黑手機”站在同一起跑線,進行一場真正實力的對抗。體弱者倒下了,其中包括國內南方高科、迪比特,也有三洋、京瓷、唯開等一大批日韓系的手機廠家。所以今天的幸存者和類似TCL通訊、康佳通信的復活者是健康的。
但是,每一個行業都有其最基本的游戲規則,而國際上手機行業的游戲規則就是:必須要通過主管部門的認證入網。
目前成員已經大為減少的“黑手機”陣營,大多在從事非法勾當:拼裝、仿冒、走私和逃稅,有些還直接影響到中國制造的形象。
不過,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昔日的“黑手機”陣營成員大大減少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去年國家發改委取消了手機牌照核準制,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機會主義“黑手機”們存在,則是因為高昂的入網檢測費和漫長的檢測入網時間。
今年,如果采取一些措施下調入網檢測費和減少檢測入網時間,讓更多的“黑手機”們“上岸”,那么,“黑手機”這一名詞將成為中國手機產業政策和管理措施改革的見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