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小靈通線路暢通用戶正增長
四川汶川“5.12”地震災難發生時,在電力中斷,移動電話設備損壞的情況下,小靈通成為災區最重要的通信工具,在緊急時刻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目前災區的小靈通需求量很大,中國電信迅速協調小靈通設備和手機,組織貨源,以滿足搶險前線的信息聯絡和人們的日常溝通需求。5月12日以來,在成都和阿壩等地震災區,小靈通的用戶呈增長趨勢。以成都為例,從地震后兩周數據統計,新開用戶量是地震前的2倍。一些“靜態”用戶也主動激活小靈通手機,重新使用小靈通或購買充值卡的用戶開始增加。
“這次災難,成都地區一直能保持通信的就是小靈通,短消息功能基本沒有受阻。”“小靈通,并不差,抗震通信要靠它!”這是來自網友對小靈通的評價。小靈通在危難時刻肩負通信使命,受到了災區人民的喜愛。據中國電信介紹,在這次地震災害中小靈通的通信能力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應急通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大部分抗震救災指揮人員的手中,小靈通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和固定電話一起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通話任務。為此,5月13日,中國電信緊急調集了大批小靈通用于救災應急指揮使用。
同時,武漢市有關部門在震后不到1個小時,通過小靈通短消息發布地震情況,通報實情,及時地安撫了市民,穩定了社會秩序。在普通民眾手中,小靈通更是成為了親情熱線。向親友報平安,尋找失散的親人,希望和祝福、撫慰和鼓勵,通過小靈通在人們之間傳遞著。在渭南地區,5.12地震發生后,中國電信固定電話小靈通成為當地群眾的主要通信工具,各個電信話吧和IC卡電話亭擠滿了人,不少用戶的小靈通也被周圍的人傳來傳去。“小靈通你真行,關鍵時刻送真情,央視多次點你名,希望繼續立新功。” 近日,人們特意編發了這條短信,夸贊小靈通為震后及時傳遞信息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記者從中國電信了解到,小靈通之所以在8.0級地震災害后,仍能保持暢通和很高的接通率,主要是因為:1、基礎基于固定電話網,兼有固網網絡鋪設在地下的穩定優勢;2、小靈通基站較矮小,數量眾多,受到的地震破壞影響不是很嚴重;3、小靈通的通信線路為獨占型,不是共享型,很多人同時撥打時不會因為擁擠而癱瘓。
小靈通在地震發揮的作用引起人們思考:在災后重建及發展未來的通信產業時,應充分發揮已有資源和成熟技術的優勢,應走節約型、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