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產業2008年再纏斗 戰線不斷擴大
快閃內存產業的發展在2007年有點出乎各界意料,整個產業的高點反而是落在第一季底,第二、三季深受NAND Flash缺貨所苦,大家的發展反而綁手綁腳,一路往下滑;2007下半年不但沒有傳統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出現,反而NAND Flash價格劇烈的忽上忽下,可說是一團混亂,終于2007年第四季面臨了NAND Flash崩跌走勢,雖然大家對于「寒流」來襲,都已有心理準備,但仍是不敢大意。
TRI觀點:
2007年內存產業的變化多端,出乎大家的意料,然而其中影響甚巨的一個事件,就是Samsung宣布跨足自有品牌記憶卡,初期將針對手機客戶或是數字相機客戶,在搭售內存上正式打出「SAMSUNG」品牌標志。雖然鎖定OEM客戶作為跨入品牌第一站,與通路客戶經營的零售市場不算正面沖突,況且又可以支持Samsung全球品牌經營的長期策略,尤其面對NAND Flash價格波動激烈,品牌記憶卡絕對可以作為Samsung內存顆粒的另一個出口,有助于平衡自身產銷的狀況,長期而言Samsung此自有品牌記憶卡策略方向,必定影響臺灣閃存產業相關廠商。
首先面臨嚴重考驗的便是內存模塊廠商,其中二線模塊廠商更是特別弱勢,從NAND Flash的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圖一)可以看出,內存模塊廠商通常也會經營品牌市場,在記憶卡品牌市場市占率較高的,一線模塊大廠通常也都擁有一片天空,所以從品牌經營的角度來看,二線模塊廠由于市占率不高,因此在內存顆粒購買的量少,針對NAND Flash價格的議價能力較低,所以在NAND Flash行情好時,有可能無法拿到足夠數量或是夠便宜的顆粒,然而在行情不好時,雖然解除了供給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在內存的價格波動上面獲利,可是長期而言,卻要面臨的庫存的風險與壓力,加上品牌效應不強的狀況下,對于銷貨能力與終端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判斷,往往也是一大考驗。
圖一 NAND Flash產業上下游供應鏈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