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中國電聲器世界第一制造出口國

        中國電聲器世界第一制造出口國

        ——
        作者: 時間:2007-10-16 來源: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網 收藏
            近年來,我國件行業高速發展,產量直線上升,到20世紀末,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的件生產國和世界第一的件出口國,2005年我國電聲器件產量將超過58億只,占全球總產量的60%。產品的檔次以中低檔為主,正在逐步推出更多的高檔產品。我國已成為全球的電聲器件生產加工中心,自行研制掌握了電聲器件部件到成品的全部生產技術,形成了電聲器件生產工業體系和完善的產業鏈。
           
            一、產量年均增速20%以上
           
            上世紀80年代,以配套揚聲器|蜂鳴器和出口揚聲器為重點,促使我國電聲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一方面,原有的電聲企業紛紛通過從國外引進揚聲器技術和零件制造專用設備、裝配生產線,致力于改變作業方式,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一致性。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密集型工業向我國內地轉移,鄉鎮企業迅速崛起,浙江、廣東、江蘇揚聲器裝配廠呈現出遍地開花,星羅棋布之勢。與此同時,深圳、廈門、東莞一批新建的合資企業也嶄露頭角,加入電聲器件制造大軍,形成了在行業內有較強影響力、技術處于領先地位、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生產有規模、管理現代化程度高的一批骨干企業,像天津真美電聲器材有限公司、廣州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瑞聲聲學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橫店集團電聲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飛宇電聲有限公司、南京電聲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上聲電子有限公司、北京第797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等。有了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電聲器件的年產量迅猛增長,1996年達到12.5億只,超過了日本。從這之后,-直保持著年均增長22.58%的高速度向前發展,2005年預
           
            計將達到58億只,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把國際市場作為主市場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政府主管部門和剛剛成立的電聲行業協會明確指出:電聲行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出口,并提出了“把電聲行業建成外向型行業”的目標。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國已成為電聲器件第一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電聲產品出口到82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全行業80%的企業有出口業務,大批企業通過了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近年已有一批外向型企業獲得QS9000認證,拿到了通往國際市場的“綠卡”。
           
            “九五”期間,電聲產品出口創匯年均增長率為17.4%,從1996年出口創匯6.7億美元,增長到了2000年的14.3億美元。“十五”前4年年均創匯增長率大于25%,2004年出口創匯29.9億美元,較上年22.17億美元增長34.9%,貿易順差高達20億美元,位居電子元件貿易順差第一位。2004年出口量為38.28億只,較上年29.91億只增長28%。2004年出口創匯超過1500萬美元的企業有10家,它們是:橫店集團東磁有限公司、天津真美電聲器材有限公司、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三洋電機(蛇口)揚聲器事業部、深圳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凌嘉電音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樂集團公司、嘉善寶獅電子有限公司、橫店集團電聲有限公司。
           
            三、走專業化協作道路
           
            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我國電聲器件企業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
           
            為了適應電聲產品大出口的形勢,電聲行業把專業化生產從零部件抓起作為我國電聲專業大生產的發展思路,行業協會做了大量工作,使這一思路成為企業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思路。
           
            “九五”、“十五”期間,用發展戰略統一企業、行業的思想,專業化生產成為企業和行業的共同行動,整體提升了我國電聲行業的競爭力。具體實施情況是,電聲器件裝配企業對零部件專業化生產企業的支持,無論在技術上、采購、自身結構的改革上,都是無私和配套的支持。零部件專業化企業也從經濟、供應保證、價格等方面支持電聲裝配企業。相互支援,整合資源,提升了我國電聲行業整體競爭力。
           
            專業生產揚聲器零配件的浙江天樂集團和寧波向陽公司規模日益擴大,都投入巨資,新建廠房,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批小型專用線材、膠粘劑企業也應運而生。同時,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肇慶、柳州、陽泉相繼建立了T鐵生產基地。零配件專業化生產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有效地改變了電聲企業原有的結構模式,電聲行業產業鏈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優化。這種以專業化協作為特征的行業組織結構有效地降低了產品成本,為電聲裝配企業上規模創造了條件,為電聲產品數量大擴張和出口大發展——即電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浙江嵊州、寧波和東陽已形成電聲零配件產業聚集帶,是電聲產業布局的重點,電聲協會在“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引導、支持他們的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創新能力,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生產手段完備、品種齊全、高檔次的電聲零配件生產基地。
           
            四、上檔次、創名牌是發展策略
           
            多年來,電聲器件行業走了一條外延型、數量型、速度型的路子,從“九五”開始,電聲行業把“上檔次,搞特色,創名牌”作為新的發展方針,許多企業開始向內涵型、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向產品的精度、品質和技術含量要效益。1995年,原電子工業部批準了廣州國光公司和南京電聲公司的立項,把大型揚聲器出口基地列入“雙加工程”,又批準了浙江天樂集團、上海飛樂公司的立項,把揚聲器紙盆生產改造和汽車揚聲器列為“九五”投資項目。電聲產品結構的檔次得到了提高,汽車揚聲器、專業及家用高保真揚聲器、多媒體揚聲器、大屏幕專用揚聲器和移動通信用薄微型揚聲器的開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全行業走上專業化協作的道路,對我國成為揚聲器生產大國、出口大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與此同時,一大批企業紛紛籌措資金,投入技術改造,改造的重點是研制開發各種高品質的零配件和采用CAD、CAM技術。“十五”期間我國電聲行業重點發展的新零件及新材料,主客觀指標達到國外著名品牌揚聲器性能水平的摻雜音盆及非紙音盆;靈敏度高、失真小、一致性好、頻帶寬的球頂振膜及傳聲器、耳機振膜;扁線音圈及骨架鋁片材料國產化;高磁能級的磁材,重點是Y40類磁體;適應大功率、快干中心膠及各類高可靠膠粘劑;高穩定性CONEX、NOMEX定心支片;電聲器件專用紙漿及特殊規格和要求的線材。
           
            這些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必定會對中國電聲器件行業再度大發展大提高產生重要影響,促進-次質的飛躍。
           
            五、關鍵技術與重點產品
           
            進入信息時代,隨著移動通信、家庭影院、多媒體、數字化視聽終端迅猛發展,電聲器件進入了大發展時期,先進的設計、測量軟件和設備,使電聲技術水平日新月異。
           
            傳統電聲器件性能不斷優化,新型電聲器件(NXT、數字式、硅集成等)產品層出不窮。
           
            高保真化、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低功耗、高功率、多功能、組件化成為電聲器件新的發展趨勢,同時產品的安全性、綠色化也是影響其發展前途和市場的重要因素。
           
            今后重點發展的產品和項目包括:
           
            通信產品配套用的超小型、超薄型、高可靠、寬頻帶電聲器件;研發新一代數字化電聲器件產品;薄微型硅傳聲器、硅揚聲器、光纖傳聲器;數字化音頻視頻產品配套用高檔電聲器件;專業擴錄音及家庭錄音用的高水平傳聲器;小型、舒適、高保真耳機;造型新穎、工藝精良的專業音箱和家用音箱;主客觀指標達到國外著名品牌揚聲器性能水平的零配件;高磁能級的磁材,重點是Y40類磁體和稀土類磁材;適應大功率、快干中心膠及各類高可靠膠粘劑。
           
            需要解決和提升的關鍵技術有:高性能揚聲器所需的摻雜紙音盆及非紙音盆的制造技術及原材料;高檔電聲器件所需的高靈敏度、頻帶寬、一致性好、失真小的振膜材料;適應環保要求的大功率電聲器件用快干中心膠及各類電聲器件專用高可靠膠粘劑;高穩定性CONEX、NOMEX定心支片;電聲器件專用特殊規格紙漿和線材;高磁能級磁材配套的充磁機;電聲器件及關鍵零部件的設計、測試軟件及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虞城县| 酒泉市| 永昌县| 仁化县| 花莲县| 浦江县| 汉中市| 油尖旺区| 长寿区| 策勒县| 静安区| 澳门| 呼伦贝尔市| 玉田县| 锦州市| 全南县| 巴东县| 靖安县| 德州市| 扎兰屯市| 阿拉善盟| 山丹县| 长沙县| 清徐县| 德格县| 济南市| 天祝| 化州市| 葫芦岛市| 沐川县| 广平县| 信阳市| 咸阳市| 南皮县| 浮梁县| 新安县| 中江县| 贵港市| 富源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