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 標準須先行
——
針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了統一解決產業化生產中的共性問題,為了解決產品生產和銷售中產生的矛盾,信息產業部組織成立了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專門負責相關標準的制定。該標準工作組采取開放式原則組建,國內產學研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均可參加。目前該工作組有成員40多家,涵蓋了產業鏈上的芯片制作、器件封裝、熒光粉制備和應用產品制造等各方面的單位。該標準工作組的任務是:聯合國內社會各方面力量,組織開展半導體照明產業鏈中材料、芯片、二極管及模塊的測試方法、名詞術語和符號、可靠性試驗等方面的標準和相關產品規范的研究制定,以及技術標準體系的編制工作。目前已經起草了《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功率發光二極管空白詳細規范》(報批稿)、《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測試方法》(出版稿)和《功率半導體發光二極管芯片技術規范》(草稿)三項行業標準,完成了《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體系研究》課題任務。目前正在起草中的行業標準有:《半導體照明名詞術語和定義》、《LED芯片測試方法》、《小功率發光二極管空白詳細規范》、《發光二極管(LED)用黃色熒光粉》等。
然而,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正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與國際相比,我國研發技術差距較大,并且這一差距還有加大的趨勢,且缺少核心專利;國內現行的研究組織方式不能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特別是半導體照明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的產業特點,導致行業內現有人才、資金分散,設備、技術、信息不能有效共享,低水平重復現象普遍;研發投資與產業投資規模小;國內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能力弱,技術成果的集成化不夠,尚未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主要是中低檔產品,高端應用市場需要培育和推動。
就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現狀,我們要冷靜分析,必須從戰略高度上重視和加強半導體照明標準化工作,切實做出一些成果來,研究和制定一些密切聯系生產實際、實用有先進性的標準。標準的需求應該來自產業,只有相關技術成熟了,才制定標準。一些試驗性質的標準可以作為企業、行業標準試行,待成熟后再升級成國家標準,同時要和國際標準接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