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風光背后的玄機

        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風光背后的玄機

        ——
        作者: 時間:2007-08-22 來源:一大把網站 收藏
        中國的光伏產業規模已經超越美國、追隨日德,在2006年躍居世界第三。一大批中國本土光伏企業制造能力的提升,創造了這一風光業績,但其背后卻隱藏著原料短缺、利潤偏低的隱憂。 

            據世界機械報報道,2004年德國開始實行光伏發電每千瓦時0.57歐元的補貼計劃,全球光伏產業迅速走入黃金通道。不久,日本及美國等也相繼出臺了有關補貼或者鼓勵光伏發電的計劃。 

            2006年全球光伏電池的實際產量達到了2600兆瓦,產能超過3000兆瓦;當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450兆瓦,與2005年相比凈增280%,中國光伏電池的產能達到1200兆瓦;組件產量和產能為800兆瓦和2000兆瓦。 

            據國際權威光伏雜志《PHOTONInternational》最新統計,無錫尚德的組件產能名列全球第一,電池片制造則從全球第六晉升至第三,超過了京瓷、三洋、BPSOLAR等跨國公司。該公司光伏電池年產能從2005年末的150兆瓦增長至2006年末的270兆瓦,增幅為80%。可不難發現,公司產量卻只有產能的一半。與之類似,大部分企業的設備有一半都在空轉,這皆因上游硅片的供應緊張所致。 

            盡管產量巨大,中國廠商整體利潤偏低。因為上游原材料的走俏增加了大量的采購成本。 

            晶體硅的制造步驟之一包括了高純硅的提煉技術,我國對該技術的掌握程度有限,因此90%以上的晶體硅原材料必須進口獲取,大部分的太陽能企業只有5%到6%的利潤。 

            而擁有提純技術的上游廠商卻因此發跡。全球第三大高純硅加工公司瓦克化學2006年的多晶硅銷售額增加了13%,達到了3.26億歐元,其利潤增加到1.18億歐元,大漲31%。該公司還計劃將生產能力從年產5500噸擴大到6500噸。 

            無錫尚德釋放的光伏效應,讓人們看到了資本市場的巨大磁場。中國光伏廠商已經成為繼中國IT公司之后的新主力,在海外再掀上市高潮:去年登陸美國股市的就有江蘇阿特斯、江蘇林洋、常州天合、晶澳新能源等,不久天威英利、南京中電等也會繼續沖擊美國股市。 

            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光伏電池加工基地之后,只有擴大和穩定原材料的供應,才可能實現整個產業的長期增長。2004年到2006年,多晶硅的價格上漲了5倍。同時,由于晶體硅上游成本高,下游產品價格必須與普通電價接軌,也使該產業無法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所長趙穎告訴記者,發展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陽電池是光伏發電的發展方向,現有的薄膜太陽電池中,唯一實現大規模生產的薄膜太陽電池是硅薄膜電池。2004年非晶硅薄膜電池產量超過45兆瓦,但去年該產業出現了突變式的發展。日本Kaneka公司計劃2008年使非晶硅和非晶硅/微晶硅疊層產能擴充到70兆瓦。 

            但硅薄膜電池還存在著轉換率低和穩定性差的問題,其最高的轉換率為13%,晶體硅則達到了20%以上。如果可以解決這些技術難點,那么薄膜電池的發展前途將更為光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九龙城区| 铜山县| 凌云县| 南和县| 梁平县| 富宁县| 吴忠市| 巴楚县| 嘉义县| 江口县| 盈江县| 永嘉县| 任丘市| 晴隆县| 上杭县| 吐鲁番市| 武功县| 余干县| 宾川县| 汶上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陟县| 大城县| 泰来县| 清新县| 右玉县| 乌拉特前旗| 隆德县| 嫩江县| 于都县| 黔江区| 平果县| 仪陇县| 麻江县| 垦利县| 宜阳县| 光泽县| 高雄市| 棋牌|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