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價格雪崩 廠商遭遇生死劫
前幾天,晚上8點剛下飛機的華南地區閃存芯片貿易商陳耀東,接到公司業務員緊急電話匯報:韓國三星1GB閃存芯片顆粒價格再度回降到6美元以內,僅比512MB規格芯片的拿貨價格高出幾元人民幣。“從512MB改1G并不那么容易。”業務員提醒道:“一些客戶可能要對現有產品電路板模具和操作軟件進行修改,隱性成本反而提高”。
成本倒逼
閃存芯片作為制造U盤、MP3以及存儲卡的主要原材料芯片,占到全部成本的60%~70%。記者近日了解到,由于三星、現代等主力閃存革新生產工藝,1G規格閃存已全面切換為新制程工藝,產品成本進一步壓低。但這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新工藝不成熟,新閃存芯片存取速度有所降低,不少整機制造商需要對此進行產品測試,有時甚至還要對電路進行修正。
陳耀東向記者透露:年初,其公司剛剛接下一家東莞手機小廠關于512MB閃存芯片訂單合同。在這家企業委托設計公司開發的一款低價MP3手機中,為了追求成本沒有選擇外置存儲卡而是在機內設計集成閃存芯片。
由于閃存芯片市場價格變化,陳及這家手機企業正面臨一大難題:是否該將雙方的供應合同升級,從容量為512MB的閃存芯片顆粒改為1G?因為成本僅僅比1G的便宜六七元人民幣,而繼續生產512MB的產品肯定不值得。
但產品升級到1G并不簡單。一是芯片存取速度變化,產品電路需要調整;二是還有不少定做好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上已經標記了512MB的字樣,一旦換芯,都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因此這家企業不得不重新核算成本,以求獲得產品成本與賣點的平衡。
“不過還好,手機本身不像U盤、MP3那樣對容量要求高。”陳直言,“持續的價格漲跌,對廣大中小數碼產品的破壞更加嚴重。”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閃存芯片價格出現了過山車式的走勢。2007年以前價格持續下滑,而在2007年春節前后則出現了反復。春節前兩個月價格下滑接近三成,節后某些型號又爆漲了近兩成,而后再走低,令與之相關的MP3、MP4數碼廠商措手不及。
春節促銷期間,國內主流數碼廠商依照當時的價格核算統籌,調低了核心產品的價格。但由于節后芯片猛漲,最終造成成本逼近促銷價格的尷尬。記者了解到,春節過后,各家MP3大廠紛紛減少促銷產品供貨量,以求自保。有渠道人員表示:“在本輪商戰中,相當數量數碼企業的促銷廣告、活動投入都打了水漂。”
連鎖反應
3月12日,記者見到北京中關村多家電腦市場,U盤、MP3產品開始瘋狂拋售庫存。科貿電腦城瑞龍創新公司大批清華紫光128MB U盤僅以33元的報價拋售,256MB產品價格也在40元以內。由于不同容量產品的物理制造成本實際一致,這一行為實為減虧。
閃存芯片制造商、臺灣威剛大陸業務負責人黃俊杰分析認為:“大品牌數碼企業從去年底就已將產品轉向1G規則,而定位打低價的中小品牌則正好借助大企業缺乏小容量產品的機會攪局獲利。”但最終由于1G芯片降價過快,中小品牌反而被“套”。
盡管愛國者、紐曼等大品牌商由于較早切入高容量產品市場,而躲過了小容量面臨清盤的結局,但事實上,中小品牌遭遇的商業損失,將反作用于這些大品牌。
庫存拋售,將不可避免地對目前2G的新產品和1G的主流產品造成巨大沖擊。采訪中,愛國者和紐曼相關負責人均承認,不少行業訂單被經營小容量產品的小品牌搶走。而瑞龍創新公司陳愛芳表示,最終消費者選購256MB和512MB低價產品的也很多,因為在很多需求上,這些容量足夠了。
記者還了解到,在小容量損失、主力市場補的經營模式下,中小U盤、MP3制造商開始針對1G主流產品展開了迅速的瘋狂降價行為。截至記者發稿時,朗科、愛國者、紐曼已經發布了“99元1G U盤”促銷活動,而價格低于70元的小品牌1GB U盤也開始批量上市。
這又是一場生死之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