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機海戰術?精品化才是王道
2015年即將結束,也到了該為各大手機品牌做“年終總結”的時候,而今天要說的不是蘋果,不是小米,而是安卓陣營中另一個超級品牌:三星。根據目前多項資料顯示,三星在我國智能機市場已經呈現疲態,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三星的“機海戰術”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根據GSMArena提供的工具Phone Finder可以發現,今年三星共發布36款Android手機,比2014年的54款減少了33%。表面上看似乎三星在減少發布新機的數量,但和其它品牌相比,一年36款新機的速度足以讓人感受到三星“機海”的強大。這些機型中有的帶有Grand、Max、Plus、Prime單詞,分為A、E、J和S系列,另外還有單獨發布的機型如Note 5和Xcover 3,因為分類很細,就算機型減少30%用戶也難以發覺。那么對于我國的智能手機廠商來說,三星的機海戰術還值不值得模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4627.htm曾經的輝煌

時間退回幾年,線下渠道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堪稱“命門”。誰抓住了線下渠道,誰就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國內的中華酷聯,國外的三星,都通過大量投入強化一切線下渠道,包括運營商和社會公共門店。三星依靠出眾的硬件研發能力和強大的集團實力,短短時間內成為安卓陣營中唯一能和蘋果“硬碰硬”的手機品牌,值得一提的渠道是命門,但機海戰術卻是手段。
手機行業風云突變
時間進入2015年,手機行業風云突變。互聯網渠道的優勢在今年達到高潮,網絡購物的飛速發展再加上運營商渠道的減緩補貼,讓深度捆綁且轉型步伐緩慢的傳統廠商的手機業務出現大幅下滑,新興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取得驚人的千萬臺級別的銷量,傳統手機廠商不得不紛紛轉型。
必須要說的是機海戰術恰恰是這些傳統手機大廠的最重要手段,但也恰好與互聯網的精神“相悖”。簡單直接的互聯網營銷渠道,不但省去了大量中間環節成本而讓價格變得更有競爭力,而且可以與目標用戶進行無障礙溝通。超低的價格讓機海戰術無法運用,大家都清楚假如用“互聯網價格”狂推新機,帶來的恐怕是災難性的后果。
唯一的解決辦法:精品化
機海戰術必然被淘汰,這是時代的選擇,互聯網+發展的大潮已經勢不可擋,我國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更將全力推進各行各業的互聯網進程。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以互聯網渠道為主陣營的手機品牌同樣遇到瓶頸。一款低價的產品足以讓市場沸騰,但沉浸在短期的利潤中則會對品牌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國內諸如此類實例不勝枚舉,廠商只要涉足價格戰泥潭便很難脫身,高端精品手機也就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唯一的辦法就是加速品牌的精品化戰略,才能在手機行業重新洗牌之前立于不敗之地。國內品牌的精品化需要注意兩大方面:
第一、 產品是根本。這就考驗到廠商對于技術的沉淀和品質的追求,蘋果手機之所以能一直保持領導地位,根本是得益于蘋果強大的技術實力,不管是壓力屏還是iOS,都足以讓蘋果的優勢長期存在;
第二、 品牌形象的強化必不可少。品牌的差異化只是其中一方面,但如何讓自己的品牌實現全球化的程度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諸如vivo音樂手機雖然成功實現了品牌特色,但該機的影響力僅僅局限于國內,算不上精品,而蘋果則得益于全球布局形成的品牌和規模效應,很容易就能實現“精品化”。
2016年的手機行業必將是風起云涌的一年,我國某些品牌已經在精品化的路上邁出了重要的步伐,諸如華為和酷派,當然,成功和失敗者共同構成了精彩紛呈的手機行業,2016值得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