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目標全球第3大 趙偉國:未來5年是關鍵
中國紫光董事長趙偉國接受路透專訪表示,計畫在未來5年投資3000億元人民幣(470億美元,臺幣1.55兆元),將紫光打造為全球第3大晶片制造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879.htm趙偉國也說,目前正與美國一家晶片業者洽談投資事宜,最快本月底就能定案。他拒絕透露細節,但強調由于美國政府對此案非常“敏感”,因此不可能收購多數股權。
趙偉國表示,若不能成為全球前3大,就很難在晶片業有所發揮,未來5年是關鍵,晶片業有巨大的商機。目前全球前第三大京判制造商為英特爾、三星電子和高通,英特爾的市值達1515億美元。
紫光計畫投資的金額幾乎與去年英特爾的營收500億美元相當,也可能攪亂全球NAND市場。在歷經多年景氣榮枯,并導致小型制造商退出市場后,目前全球前5大NAND制造商市占率超過9成。
過去兩年紫光已砸下94億美元,在中國國內和海外市場展開積極并購行動,包括收購美國資料儲存公司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15%股權,以及臺灣力成科技25%股權,希望提振中國正在起飛的半導體業。
趙偉國表示,紫光也正與一家世界級的記憶晶片巨擘洽談合作,以在中國興建新的晶片廠,這有助該公司取得制造記憶晶片所需的智財權。這座造價900億元人民幣的新廠,將能滿足NAND記憶晶片需求的快速成長。
北京當局為了建立現代化、數位化的武力,以與其他先進國家抗衡,將發展半導體業列為戰略優先,希望結束中國對外國半導體制造商的依賴。
此外,北京當局也認為,在網路間諜事件層出不窮下,發展國內半導體、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產業,具有戰略的重要性。
今年8月紫光對美國DRAM大廠美光科技提出230億美元非正式收購邀約,但因可能引發美國國安隱憂,立即遭到美光拒絕。
趙偉國先前放話要并購臺灣IC制造商聯發科和進行其他投資,引發臺灣各界的疑慮。對此,趙偉國表示:“法規不允許,所以(與臺灣業者)洽談有何意義呢?紫光將專注于在美國的投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