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四大消費電子巨頭扎堆跨界鋰電池 要壟斷電動汽車的命門?

        四大消費電子巨頭扎堆跨界鋰電池 要壟斷電動汽車的命門?

        作者: 時間:2015-11-09 來源:智東西 收藏
        編者按:如今的消費電子巨頭越來越“不務正業”了,跨界汽車界似乎已成為了一個“常態”.

          索尼:“猶豫”了4年終于要做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497.htm

          最后一位是索尼,這家在自己的“老本行”消費電子領域進展乏力的巨頭最近在元器件方面玩兒的不亦樂乎,如今其也想在汽車圈里分上一杯羹。

          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索尼CEO平井一夫在10月公開表示,不僅有意與傳統汽車制造商在電動車用鋰電池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展開合作,還不排除自己直接制造品牌汽車的可能性。“電動車的出現已降低了新競爭者進入的門檻,如果能做出差異化,汽車將是索尼關注的重點。”



          實際上,索尼布局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傳聞早在4年前就有傳出。當時,日本共同社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報道稱,因預期電動車電池需求將呈現大幅增長,索尼正在與國內外多家汽車制造商進行協商,有望在2015年前后開始制造電動車用鋰電池。

          對于這兩項可能的新業務,索尼還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智東西曾在上周《揭開索尼大法你不知道的回春術》一文中詳細剖析了這家公司新的業務布局——包括電池業務在內的元器件部門已經升格獨立運營,而其在車載智能系統方面一直是業內主要的玩家之一(尤其是海外市場)。

          來自美銀美林的研究報告也認同這種觀點:如果索尼是為了互補其CMOS影像傳感器業務,那這只是讓現狀延伸而已;但平井一夫已將汽車作為一個新領域來看待,鑒于其在鋰電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這使其具有改變市場生態的潛力。

          消費電子巨頭從此壟斷鋰電池?

          事實上,不論是三星、LG還是松下、索尼,其引以為豪的產品都是在消費電子領域,而其各自也都是業務多元化的集團企業。單就電池產業來說,他們均有著小型鋰電池的技術基礎和制造能力,跨界汽車業似乎門檻并不算太高。

          來自第三方調研機構LuxResearch的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50億美元增至300億美元,而屆時,整個行業或將面臨洗牌——傳統的車用電池企業退出,松下、LG和三星將三分天下,霸占的80%的市場份額。



          這也是如今不少消費電子巨頭的一個轉型的縮影。在蘋果的沖擊和小米們的影響下,這些來自日韓的廠商已難以靠原有的品牌或技術來建立壁壘。上述提及的4家公司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是,成就自己的消費電子(也包括白電)增長遇阻甚至遭遇虧損,在產業鏈上游開拓新業務也有些“不得已而為之”。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的確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對于他們來說都有著先天的能力,而汽車也終將成為一個大號的消費電子產品。或許這個趨勢,也是消費電子巨頭們紛紛涉足汽車圈兒的原因。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電動汽車 鋰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瑞安市| 南汇区| 柯坪县| 固原市| 茌平县| 图木舒克市| 富源县| 前郭尔| 张家口市| 安义县| 浦城县| 高安市| 社会| 西昌市| 玛多县| 南丹县| 晋江市| 原平市| 黑水县| 亳州市| 屏东县| 秭归县| 伽师县| 鄱阳县| 中卫市| 烟台市| 昌都县| 宣化县| 邵阳市| 女性| 安徽省| 舞钢市| 沙坪坝区| 海阳市| 龙泉市| 南城县| 阿城市| 南和县| 漳平市|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