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業務低迷 利潤暴增源于面板業務
盈利來自半導體面板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1387.htm之所以手機業務如此低迷,而Q3三星電子仍能取得如此靚麗的業績,主要得益于三星的半導體和面板業務的貢獻。
先看芯片半導體業務。在今年第二季度,芯片業務的利潤已經增長了82.8%,取代移動業務成為三星電子最大的利潤來源。而蘋果新款手機的發布,也帶動了芯片業務的增長。三星為iPhone6s和6sPlus兩款手機提供A9處理器,這兩款手機首個周末銷量就超過了1300萬部。
再看面板業務情況。三星目前是全球最大的OLED手機面板供應商。今年2月,三星電子宣布將用三年時間,在韓國逐步投資總計4萬億韓元,建設新的OLED中小尺寸面板生產線。
而大尺寸面板業務,三星也在趕超韓國的LGD,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供應商之一,其在中國蘇州、廣州都建設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三星官方預計,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芯片業務的利潤將占到公司利潤總額的一半左右。此外,手機顯示頻業務也將會給三星電子的業績帶來貢獻。
隱憂來自生態鏈思維欠缺
一方面是手機業務不斷下滑,另一方面是產業鏈上游的芯片、面板業務的持續堅挺,這樣的非典型三星,很可能進入一個常態。
三星的過人之處,在于其擁有垂直整合的產業鏈資源。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視,僅靠三星電子的內部資源,就可以完成生產上市。這一點,即便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蘋果,也做不到。實際上,盡管是競爭對手,蘋果iPhone一直都依賴三星電子提供的手機芯片等電子元器件。
三星和蘋果不僅是出貨量排名前兩位的手機廠商,更是賺取利潤最多的兩家手機廠商,合計賺取了90%以上手機市場的利潤。蘋果更多的是靠品牌溢價,而三星則更多的是靠產業鏈優勢,特別是芯片、面板方面的優勢。
盡管三星手機目前陷入困境,但其仍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企業,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以及產業鏈資源的助力,三星手機不會像諾基亞、摩托拉鏈那樣快速轟然倒地,雖然有可能不再重現往日輝煌,但仍會是排名前五的手機企業。
對三星而言,最大的優勢是產業鏈資源,最大的短板則是缺失互聯網基因。三星雖然是Android手機的行業老大,但Android是美國Google公司的產品,在OS、瀏覽器、應用市場等軟件領域,三星幾乎沒有發言權。而在軟件與服務成為智能終端體驗重要組成部分的情況下,僅有制造優勢的三星,始終只是一條腿走路。
中國的華為公司,其實和三星非常相像,但華為沒有完全模仿三星電子的做法,只是在制造的產業鏈上游布局,而是在芯片半導體、互聯網軟件兩方面同時布局發力,將產業鏈優勢變為生態鏈優勢,從而致勝智能化市場和時代。
三星電子靚麗財報的背后,最大的隱憂不是手機業務的繼續低迷,而是看不到三星從產業鏈思維向生態鏈思維的轉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