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成為最受外媒尊敬的中國IT公司 憑什么?
在應用領域,華為提出了“天際通”,創造了通信設備商利用自身優勢彌補通信運營商業務盲點的新業務。華為針對Android手機長時間使用即出現卡、慢、續航能力減弱等用戶痛點,在Android系統中首次引入了冷凍后臺技術,大幅提升性能體驗并延長續航能力20%,針對Android用戶截屏不便、熄屏后啟動相機慢等痛點,推出了敲擊截屏、熄屏快拍等多項實用功能。華為也在業內率先使用了“按壓觸控”(force touch)技術,領先蘋果和三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58.htm加一元錢,創新價格模式,不打價格戰和國內良心價
國產手機企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頻繁的價格戰,不僅讓消費者無所適從,也大大降低了產品檔次和口碑,更嚴重的是,低廉的價格和附加值讓手機企業的研發投入能力不足,創新成為了中國手機企業的痛。
2015年的京東618大促,手機價格不降反加1元,警醒行業不打價格戰,要堅守品質,以此給消費者更多保障。這一行動開創和引領了國內手機企業的先河,也確實帶動了下半年以來手機企業競爭方式的變革。
當然,最為社會稱道的是,華為手機在國內的市場銷售價格比國外市場要低,這種一反常態的定價方式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心,被成為良心定價法。不與國內同行打價格戰,卻與境外打價格戰,是華為信心的體現,也是中國制造應該有的市場成熟的表現。
正是因為華為手機不打價格戰,保證了正常的公司經營和科研投入,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能夠不斷的在功能和系統上創造出令人欣喜的成果。
借一把火,實現品質管理創新,高追求獲得社會認可
不管多么的會營銷宣傳,最終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品質來贏得消費者的心。在這方面,華為手機因為一場意外的運輸車輛的火災,主動銷毀了價值2000萬人民幣的手機,寧愿企業損失千萬,也不給消費者留下一點隱患。很多人將這次的行動與當年張瑞敏砸冰箱開創中國產品質量管理時代相提并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