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平板已死”是偽命題

        “平板已死”是偽命題

        作者: 時間:2015-09-30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編者按:平板市場不斷下滑的市場曲線還是讓這個行業中的參與者感到絲絲冷意,其中娛樂平板下滑較為明顯,商用平板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這也是平板領域最后的救命稻草。

          美國調查公司IDC公布的二季度全球電腦調查報告中,全球電腦出貨量為4470萬臺,比2014年同期減少了7%。而在此前,Gartner也發布報告稱個人電腦(PC)與市場將持續走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43.htm

          一個曾吸引2000多家生產銷售商涌入的行業,目前似乎走到了絕地,就連蘋果二季度iPad的出貨量也僅為1090萬臺,較2014年第二季度下滑了17.9%。

          “平板不是一個必需品,在市場推廣時你可能推給一百個人,只有一個人是國產平板的潛在消費者,而且娛樂平板的競爭門檻太低了,平板廠商都要生存,價格戰也常見。”一名深圳的平板廠商負責人對筆者表示,除了蘋果,現在很多國產平板的需求都在中低端上,沒有什么品牌可言,純粹是比拼價格。

          可以看到,正因為無序的價格戰,上半年已經有不少深圳的平板廠商開始轉戰無人機甚至是手機市場。但平板的機會已經消失了嗎?在不少科技巨頭眼里,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事實上,無論是從蘋果頻頻與競爭對手“交好”,還是在金融、醫療、教育等細分領域的平板市場上發力,都能看出商用平板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

          種種趨勢和數據表明,平板正在從傳統的個人掌上娛樂轉向以純商用為目的市場和用戶手中。這些以商用目的而設計的平板電腦搭配相關的商用軟件和行業應用,將能夠更大程度上滿足企業定制化需求。巨頭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細分市場,解決痛點。

          筆者接觸過的一個典型例子來自于貨車司機所在的物流行業。

          過往,貨車司機是一個很少有人關注的社會群體,工作環境不好,長期在路上,有時候還會發生找不到路或者丟失貨物的情況,工作狀態幾乎停留在“原始”階段。想象一下,在四川一個聚集著2000戶物流信息交易員的園區,每天有上萬的貨車司機聚集到這里找貨,其中一半的司機甚至還需要空跑100公里以上到周邊地級城市裝貨。這不是故事,而是每天會發生的真實情景。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貨主和司機加起來近8000萬,而知名物流公司加起來占總的國內物流比重可能都不超過5%。

          行業痛點下是創新企業的機會。就像Uber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一樣,一個叫做“貨車幫”的企業從今年開始在業內引起躁動,并被稱為“物流行業版Uber”。

          而這家企業也得到了諸多巨頭的青睞。在今年3月份的德國漢諾威通信博覽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就曾向德國總理展示過基于阿里云計算平臺的貨車幫APP;騰訊旗下微眾銀行第一筆3.5萬元互聯網貸款發放給了“貨車幫”的卡車司機。而和阿里YunOS又聯手貨車幫定制了專門針對物流行業的平板電腦。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平板電腦和貨車司機有什么關系?

          貨車幫CEO戴文建做了這樣的解釋:在過去幾個月中,公司針對有價值的用戶開始送平板電腦,同時裝載貨車幫的應用。“以山東為例,我們一天之內送接近2000臺平板。我們兩個多月總共送出了大概有價值6000多萬平板出去,很快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網絡覆蓋。平板幫助貨車幫對中國物流信息化平臺的統一,加快了近一年的進程。”

          對于并不富裕的貨車司機群體,互聯網的免費模式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打開市場的方式。

          而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在于這種直達貨車司機和客戶的方式直接打掉了“地方勢力”這層利益鏈。

          不為外界所知的是,物流行業由于地緣性,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所謂的地方勢力,從尋呼機時代開始做物流的“鄉鎮游擊隊”把控著大量需要使用貨車的用戶,雖然盈利方式單一,只是對貨代企業收取年費,但已經成為當地物流體系中默認的商業模式。換句話說,這些群體不會允許接貨的司機安裝任何APP。

          而平板電腦解決了這些問題,并且和手機不同,定制型平板更加符合物流行業的操作習慣。據筆者了解,目前這一平臺上已經擁有近30萬貨主會員和近100萬的貨車司機會員,每天交易的數據可以達到80萬條,客單價都是在一萬以上的運費,即使現在是淡季,每天也能夠促成大概50億元的交易量。

          目前,貨車幫已經完成數億元的A+輪融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對筆者表示,貨車幫并不是一家物流公司,雖然解決了很多物流問題,它所帶來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整個系統本身價值,這才是阿里巴巴真正愿意幫助這個企業創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來,市場的機會也許是在那些還沒有被信息化的領域,而不是大家傳統意義上已經成為“紅海”的地方。

          而作為軟硬件提供者的更是深諳此道。除了物流領域,英特爾此前已在政府、金融、醫療等多個領域開展行業性的商用平板合作。

          一個較為樂觀的背景是,隨著政府和國內信息通信技術協力推動產業發展,平板電腦正在成為更多企業業務應用和數字化服務的外延辦公設備。IDC認為,2014年行業平板移動解決方案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5%,而到了2018年,中國平板電腦銷量將從2013年的650多萬臺增至930多萬臺。

          也許這么說也不為過:商用平板是平板增速放緩現實下的一個救命稻草,但上岸后也許會遇到一個想象不到的市場機會。



        關鍵詞: 英特爾 平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萍乡市| 刚察县| 界首市| 依安县| 黄陵县| 万安县| 大英县| 舟山市| 社旗县| 昌宁县| 宁陕县| 澳门| 高邮市| 岫岩| 阿克苏市| 集贤县| 余姚市| 辉南县| 南昌县| 安新县| 伊宁市| 巍山| 汉中市| 确山县| 五台县| 酉阳| 汝城县| 双鸭山市| 江口县| 文水县| 石棉县| 壶关县| 临沭县| 湟源县| 南投县| 陆丰市| 徐闻县| 民勤县| 策勒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