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華為企業云戰略:如何搭建生態鏈
7月,中國云計算市場風起云涌。7月30日,業內極為關注的華為云計算戰略正式落地:聚焦IaaS層,使能PaaS層,聚合SaaS層,堅持“被集成”及客戶數據保護,發展面向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件開發等多個垂直行業的云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306.htm以“云贏未來,智啟商道”為主題的發布會現場,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和華為企業云服務業務總裁楊瑞凱深入解讀了華為企業云服務的初衷、特色和愿景,并邀請克拉瑪依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紅彥和SAP HANA平臺與數據庫全球負責人Daniel Schneiss介紹了克拉瑪依市及SAP和華為在云服務領域的合作。
私有云與公有云,不矛盾也不沖突
4月,當華為輪值CEO、副董事長徐直軍在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的公有云服務將于7月在國內推出”時,業內對于華為公有云戰略猜想眾多。而與多數預想不同,華為公有云僅是華為企業云戰略的一部分。這和華為對當下云計算市場發展的判斷有關。
“企業不可能一夜之間從自建走向全面公有云服務,相當長的時間內會是混合云為主的模式。”徐直軍認為:“隨著IT基礎設施和軟件云化服務,IT不僅是支持系統,還是生產系統。產業鏈所有企業,都在思考未來定位,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把IT系統變成生產系統,服務于所有客戶和合作伙伴。”
為此,華為企業云戰略會聚焦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充分利用華為優勢和能力,與合作伙伴一起洞察客戶需求,提供更加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混合云解決方案;其次是發揮華為O2O能力,幫助數萬的線下伙伴轉型,從銷售和交付產品變為提供各類云的解決方案的服務;第三是華為承諾永遠不從數據上獲取價值,而是幫助伙伴和客戶更好地使用數據,保護數據安全。

華為企業云計算戰略正式落地
事實上,華為在私有云方面的積累已有3年多的時間。
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總裁馬悅在接受CSDN云計算專訪時表示:“2011年華為成立了面向企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企業業務集團,從事面向政府和企業的信息化的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過去幾年中,華為已經積累了大量關于私有云或專有云的云計算項目實施經驗。比如上海政通證券云項目,海關云項目等。而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成熟和企業的轉型需求,包括政府、大企業在內的更多客戶都有了公有云的需求。對已經實現技術、產品、服務的積累和儲備的華為,我們看到在企業云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正如華為手機分為傳統渠道和線上銷售都非常成功一樣,華為的企業云架構也是雙方向并行。一方面,按照客戶需求和伙伴一起提供私有云整體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按照客戶需求,提供公有云服務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并不矛盾,也并不沖突。”
生態體系建設,堅持“被集成”
實現對行業市場的深度挖掘,生態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楊瑞凱反復強調了“被集成”的商業戰略,“華為任何事情都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華為的技術和產品的路線規劃,也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首要目標。華為會和伙伴一起將重點的行業和領域做深做透,用產品和方案幫助解決客戶痛點,實現轉型升級。”
為了實現這一點,發布會之前,華為已與貴州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鹽城市人民政府、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北明軟件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合作伙伴分別簽署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其中:
1、華為與貴州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簽訂云數據中心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數據中心建設、大數據、智慧城市運營等方面展開實質性合作,共同推進“云上貴州”戰略實施;
2、華為攜手鹽城市政府共建云計算數據中心,在云計算、大數據領域開展合作,幫助鹽城政企客戶實現云時代的轉型,推動鹽城的云計算產業發展,把鹽城云計算節點打造成華東大數據處理中心、現代汽車服務中心、智能制造支撐中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江蘇省信息消費支撐中心和云計算人才培育中心;
3、華為聯合天安數碼城,在智慧園區和云服務產業合作等領域,結成云服務產業聯盟,為企業創業創新提供支撐環境,助力創業企業降低成本,助推創業創新群體的健康發展;
4、華為與萬國數據圍繞打造高可用金融云、ISV合作生態拓展和數據中心資源合作共享等方面展開戰略合作;
5、華為與北明軟件有限公司達成戰略伙伴關系,通過北明軟件在行業領域的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的優勢,推動電力、能源等企業合作伙伴的云轉型;
6、華為與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智慧城市領域,政府、大企業以及垂直行業上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一系列的舉措的背后是華為企業云的信心。馬悅認為:“混合云市場巨大,相信華為企業云能夠實現高于我們其他業務的平均增長。”
為此,華為企業云已經著手優化云產品的渠道政策和激勵政策。華為將為軟件開發者提供PaaS平臺,可以幫助更多伙伴快速,低成本,高效率地從研發需求到版本測試再到發布等全方位的服務;在蘇州研發基地,聯合30多伙伴共建面對政企市場的新實驗室和基地,打造更多行業云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