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5G上都做了哪些布局?
第三是盡早確定5G頻譜劃分。未來5G網絡像交通和電力一樣,將成為社會的關鍵基礎設施。5G時代,運營商對頻譜資源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需要盡快出臺更積極、更具前瞻性的頻譜分配政策。“希望各方能盡快就5G頻譜問題達成共識,協商出來一段6GHz以下不少于500MHz的頻譜,為全球5G產業鏈發展鋪平道路。”胡厚崑之所以站在運營商的立場呼吁政府盡早確定5G頻譜劃定,也是在為廠商自己謀福利。5G頻譜不定,設備商開發起來就有些找不著方向,成本會增加不少,而且也會延后商用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080.htm在5G上高調發聲,將成為行業老大華為的常態。
為5G,先搶占4.5G
5G最快要到2020年才能商用,還有5年半的時間,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越來越多,數據流量越來越大,運營商該怎么來應對呢?
日本軟銀公司統拓部長北原秀文表示,“目前東京的LTE覆蓋已經達到了99%,在用戶數增長很快的情況下,軟銀無法再高密度布局基站,必須通過提高單站吞吐量來滿足增長需求。5G技術是由很多內容構成,不可能等到所有條目完成才做這個事情(實現商用),所以會嘗試將5G關鍵技術提前商業化。”
北原秀文的觀點說出了許多運營商的心聲。運營商對網絡技術升級的迫切要求,主要緣于用戶流量需求的快速上升。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汪濤表示,按照業界預測,到2020年的流量需求是目前的7倍,現有網絡技術無法支撐。預計未來數據流量的規模爆發將對運營商網絡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
目前,LTE網絡已在全球范圍內普及,據GSA(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一季度,已經有393家運營商在138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商用LTE網絡。第一季度,全球LTE用戶數增長了1.24億。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LTE用戶總數達到6.35億,年增長率為151.4%。
運營商希望5G商用之前,現有的相關技術能先落地使用。國內三大運營也是采用這種策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早就喊出要上馬CA,移動預計在2016年,電信計劃在2017年全部建成CA網絡。
那么,4.5G是什么?
按技術劃分來講,4.5G實際上等同于LTE-Advanced,但是人們在談論它時意見不一,因為LTE-A多多少少有點被定義為雙載波聚合,但除了雙載波聚合外,LTE-A還包含很多技術,例如4x4MIMO、三載波聚合、多點協作(CoMP)、LTE-Machine(LTE-M)、LTE-Unlicensed(LTE-U)以及其他等等。
在Ovum分析師DarylSchoolar看來,4.5G就是邁向5G的一塊墊腳石。“這是一種大雜燴”,使用像4.5G這樣的術語意味著,“在5G到來之前關于LTE還有很多可以做的”。
華為是4.5G概念的熱衷推動者。對于華為來說,4.5G存在于LTE-A部署中,目前便于有幾十張運營商的LTE-A網絡正在進行實施。而關于5G,許多行業分析師和專家都認為要到2020年以后才會出現商用部署。宣布計劃于2016年推出商用4.5G網絡的華為表示,4.5G網絡將支持網絡時延從目前4G的幾十毫秒縮短到10毫秒,下行峰值速率可達到約6Gbps,以及每平方公里10萬連接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