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工業已經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
“好在我們八成美國訂單、兩成歐洲訂單,受此影響小。”但黎明陽坦言,美國的高端訂單也少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528.htm樂途還算好的了。在黎明陽的印象中,七八年前,東莞市公路沿途兩邊,晚上9點還有不少工廠亮燈,現在許多不亮燈了。“我有個客戶,將東莞一家一萬人的代工廠關掉了。”東莞每平方米廠房的租金曾高達14~15元,現在降至9元。以前,東莞工廠做“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多,現在空置率較大。東莞的狀況還影響到順德、中山。“不少同行倒閉,南頭鎮一年做10億人民幣的櫻達電器倒了,一年做1000萬~2000萬元的也有50~60家倒閉。家電、家具業如果是人工密集型的,都容易倒閉。南頭鎮的廠房租金,2011年最高峰時14元/平方米,現在跌到10元。”
不單小型企業,中大型企業也受到影響。
同樣位于中山市南頭鎮的奧馬電器,是中國出口歐洲冰箱數量最多的代工廠。奧馬電器[微博]副總裁姚友軍前一段時間剛去了歐洲市場考察。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歐洲企業的選擇是,要么在意大利、瑞士的工廠生產,要么在東歐、土耳其生產,要么在中國。歐元貶值后,他們也很疑惑,想把一些冰箱放到歐洲生產。但他們經過價值鏈分析,認為保持現在的型號放在中國生產,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歐洲的經濟已經不允許把制造業拉回去,人工高、經濟弱,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投資,風險大。繼續往外做,中國還是土耳其?中國也有優勢,但不是絕對優勢,是相對優勢。中國制造還是合算。所以,雖然匯率糟糕,今年出口訂單穩定,去年訂單量增長15%,今年增長10%。我們的大客戶,沒有減少訂單,訂單還有所增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介紹,2014年,中國彩電的生產能力占全球產能的90%;手機產能占全球產能的70%多;個人計算機產能占全球產能的90%;空調也占全球產能的80%;冰箱占全球產能的50%以上;洗衣機占全球產能的40%;大多數小家電,80%的生產也在中國。這么大的產能支撐了中國電子、家電產品的出口份額。
留住90后
晚上6點半,吃完晚飯的女工們,又陸續回到樂途的廠房里,繼續挑燈夜戰。
黎明陽帶著本報記者走進注塑車間,這里有一排注塑機,每臺機器后面都有一個工人在操作,把塑料壓成零部件。“她們晚上從6點半干到9點半,一天工作接近10個小時。做得好的注塑工,一個月可以拿到4000元工資”。
在樂途的工人里,只有20%是中山本地人,80%是外來務工者。吃苦耐勞的外來工,支撐著中國家電代工業的根基。不過,近年,招工難已是珠三角的普遍現象。
奧馬電器的五廠,主要生產兩門、三門冰箱。負責五廠管理的人事科長譚運平,是個80后的小伙子。他告訴記者,今年3月起,工人的保底工資升至2700元,去年是2600元,旺季時月薪達到3500元。“我們這里三條生產線,一天兩班最高峰可做9000臺冰箱。但現在沒做到,一是產品難度不同,像伊萊克斯冰箱要求很高;二是過完春節,一些工人流失,3月后又要重新招工、培訓,他們熟練有一個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