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思科企業網市場之爭
企業網市場之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838.htm當下早已經是一個海量信息的時代,整個產業界都在關注ICT融合、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的大規模推進。
事實上,中國的ICT市場未來空間巨大,據預測,在未來幾年內,全球企業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0億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消費者業務2700億美元,運營商業務1500億美元。
在驅動華為未來增長的“三駕馬車”中,企業業務是華為非常看重的一個領域,也是2012年華為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營銷收入達到115.3億元。
這一市場不僅華為、思科在競爭,中興也不甘落后。中興的政企網部門,就是直奔這一市場而去。華為在對陣思科之外,還要面臨中興的挑戰。
對此,華為的徐文偉倒是挺淡然,他認為,華為在企業業務上想要獲得成功的關鍵有兩點:一是以創新推出極具競爭力和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成立企業BG重要目的就是圍繞客戶需求,拉升研發、銷售到服務平臺。”二是迅速進行渠道拓展,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并實現共贏。
所謂做出差異化,在華為看來,仍押注在新的、領先的產品。8月8日,華為發布全球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絡架構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換機S12700。
企業網產品競爭挺有趣,無論是思科還是挑戰者Juniper,抑或是華為,都在產品編號上大做文章。越大的標號,意味著我這產品越牛逼、越高端。這就是企業網產品競爭的節奏嗎?
這次華為的S12700主打云計算、BYOD移動辦公、SDN(軟件定義網絡)、物聯網、多業務以及大數據等新應用。比如,可以把網絡功能和業務能力定義從硬件化轉向軟件化,從而縮短企業業務需求響應時間和部署周期。
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重新定義網絡,基于大數據分析進行全網安全協同,這些交換機的新功能其實也是順應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和社交網絡的需要。
就拿昨天最熱的易信來說吧,大家都開始玩易信,但在易信上發照片的速度的確很慢。社交時代,無數人秀自拍,就這一個簡單的事,都會導致應用慢幾拍。搞得丁磊昨天晚上連連說:盡快擴容。
移動時代,需要所有企業都快速響應用戶需要,否則手機用戶拋棄你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舉易信的例子有點玩笑的意思,但如何讓網絡更快捷有效,想必是所有業務提供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華為、思科,他們都知道企業市場必須要加強,因為這個市場很大。
在1999年的第一波互聯網波潮之際,淘金的不如賣鐵鍬的,那個時候,基礎設施提供者思科達到了全球市值第一。
科技行業,有其必然的技術趨動的發展軌跡,時勢造英雄爾。當下,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來臨,誰又能順勢而起?
面對企業網這個大市場,大家都在搶。在這一波的技術浪潮下,別的不好說,但思科的衰落有目共睹。你認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