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40億美元 英特爾拯救移動業務只欠東風
貝爾表示,目前擺在英特爾和其他公司面前的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所有這些可穿戴設備在一起運作。英特爾公司估計到2020年將有50億的可連接設備,比如可穿戴設備、以及醫療和零售銷售設備。當然,不是所有這些設備都將成為消費電子設備。這一數字包括醫療成像設備和各種工具。但英特爾也期待看到汽車、游戲機和家庭自動化系統使用自己的平臺。英特爾稱,它已經與西門子和NCR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開發智能停車場系統、銷售系統和酒店物業項目的能源利用效率監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6717.htm另外,貝爾表示目前很多東西并不完美。他認為,早期進軍智能手表領域的廠商的產品其實都不太成熟。“它未能像炒作的那樣成為突破性的產品,但我們真的覺得未來它將成為那樣的產品。大多數人不希望智能手表采用方形屏幕。” 英特爾公司與Opening Ceremony合作開發的手鐲已經表明其顛覆傳統智能手表的想法。
據了解,這家主營芯片制造的企業已經在微型特殊芯片方面小有建樹,而這也正是可穿戴設備急需解決的一大重要問題。從SMS Audio的BioSport入耳式耳機,到Opening Ceremony家的MICA手環,從Luxottica的時尚款智能眼鏡,再到成為傳說中二代谷歌眼鏡的芯片供應商,英特爾似乎終于在這股洪流中摸清了自己的地位:2013年決定由前蘋果高管Mike Bell帶頭成立“New Devices(新設備)”部門、2014年1億美元收購可穿戴制造商Basis Science。
英特爾萬事俱備 就等下一個科技浪潮
在英特爾上月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布萊恩·科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再次向與會者強調英特爾正在積極穩步推進今年實現移動芯片出貨超4000萬塊的計劃。
英特爾的這一計劃堪稱“宏偉”,要知道2012年內英特爾平板芯片的出貨量僅為100萬塊,而到2013年這一數字也就1200萬塊。事實上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并不都是一帆風順,有數據顯示上個季度內英特爾移動業務市場的虧損額達到創紀錄的10.4億美元,而營收卻只有100萬美元。

英特爾在移動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一直比較嚴峻。眼下高通和聯發科技兩家公司就占據了全球移動基帶市場接近80%的份額,而另外一家芯片巨頭ARM也給英特爾在移動市場的拓展造成了巨大壓力。
船大難調頭,但形勢迫在眉睫,不調,等著的不是擱淺就是觸礁。
在移動市場這片海的慘痛教訓,英特爾至今記憶猶新,也正因此,面對業內預測的500多億臺的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貝爾表示誓要“站在其它企業前列”,與關注如何制造產品相比,“我們更關注如何讓它們在一起完美協作”。
英特爾相信自己在企業市場的號召力和判斷力,醫療成像、風能發電、工業制造……在Mike Bell眼里,英特爾從不用擔心這些“舊”行業,車載、游戲機以及家居自動化這三大領域或才是他和新設備部門更應關注的。據悉,英特爾已經和西門子在智能停車系統上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跟NCR公司在消費者交易領域搭檔。
BasisPeak智能手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火熱,“但是我們還是覺得這個市場有很大空間”。跟Opening Ceremony合作的產品為啥沒能躋身主流智能手表之列呢?面對外界的質疑,Mike Bell笑著說,“至少它沒有那么傳說中的那么奢華,不是嗎?”
不過對于英特爾而言,未來的核心關鍵是開發更小、更快、更低功耗的芯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英特爾已經無力回天,英特爾已經不能再缺席一次新的科技浪潮。如果未來10年真的會有50億智能穿戴設備,英特爾絕對要在其中獲得一席之地。
英特爾在生產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及在研發領域的“財大氣粗”將成為未來幾年內其在移動市場逐漸占據優勢的有力保障。
“如果未來十年可穿戴和物聯網的市場將突破500億臺,人們會在每一個產品身上看見intel的logo”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