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最強中國芯哪里找?產業投資見分曉

        最強中國芯哪里找?產業投資見分曉

        作者: 時間:2014-12-05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將上海工廠全部產能轉移四川成都后,成都工廠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芯片封裝測試廠,全球筆記本計算機60%的芯片組和55%的微處理器是從成都工廠封裝出廠。而樂山是我國最大的半導體分離器件生產基地。四川的薄弱環節是領域的制造和設計企業、封裝測試材料和物流配送及配套服務環節,特別是晶圓制造規模不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6419.htm

          從體量而言,2012年中國產量為823.28億塊,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6個省份集成電路產量中,江蘇集成電路集群化規模最為顯著。2012年江蘇集成電路產量居于首位為292.59億塊,廣東、上海尾隨其后,越過了百億塊產能門檻。

          而在增速表現上,湖北發展勢頭最為強勁。工信部數據顯示,湖北今年前三季度軟件業累計增速達38%,同比增速也達到了37.6%。

          現狀:江蘇體量居首,湖北增速最快

          前景:行業或迎并購重組潮

          多個省份將產業投資基金模式作為首選,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四川、湖北等省市明確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運營方式等大背景下,對于持續性投入需求大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新一輪并購重組潮或即將來臨。

          一方面,政策助力支持行業并購重組。此次集成電路綱要的一個政策導向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形成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鼓勵境內企業擴大國際合作,并購整合國際資源。加之1200億元規模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天時地利因素已具備。

          另一方面,從集成電路企業的分布數量與發展需求來說,并購重組是企業自身愿景,人和因素也已具備。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中,中國約有520家企業,而由于設計公司都是輕資產公司,資金一直是制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此外,在制造領域中,2012年共有426家企業,小型企業更是超過半數。其中,大型企業62家,中型企業122家。而且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小型企業個數增速更加明顯。

          集成電路作為工業生產的“心臟”,技術水平和資金實力要求都較高。因而,在此輪政策紅利驅動下,受益于投融資渠道拓寬、財政補貼等利好因素,通過資本運作加強行業整合步伐亦是大勢所趨,“散亂小”狀態有望結束。

          有調查報告顯示,行業內已有30%的公司接到過收購請求,有24%的公司希望能收購同行公司,有約25%的公司有意愿接受收購。近期這輪并購重組潮已初現端倪:如紫光集團私有化收購展訊、銳迪科,同方國芯并購成都國微科技和北京晶智益達,大唐對旗下半導體設計業務的重組等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集成電路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宕昌县| 同德县| 邮箱| 平阳县| 林周县| 天气| 永宁县| 教育| 德江县| 巴东县| 临夏市| 云阳县| 天门市| 锡林郭勒盟| 永吉县| 永仁县| 潜山县| 舟曲县| 永定县| 弥渡县| 黄浦区| 定结县| 肥西县| 茶陵县| 咸阳市| 阳原县| 磐石市| 龙南县| 广州市| 安宁市| 页游| 隆化县| 大宁县| 闽侯县| 乐清市| 温州市| 沙田区| 海南省| 广饶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