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英特爾上調預期:回光返照還是曙光?

        英特爾上調預期:回光返照還是曙光?

        作者: 時間:2014-11-03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3年沒聽到上調業績預期的消息了,印象中最近一次已是2011年。那年行業整體向好,也沒能顯出多出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800.htm

          這樣解釋此次上調原因:由于企業用戶的PC需求超出預期。

          商用PC需求上升,與企業基礎IT服務的采購上升有關。這說明企業信心開始有所恢復。它背后關聯著一個區域的宏觀經濟面。一個例子顯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就業數據有樂觀跡象了,已持續一個季度。當然,傳統IT巨頭們也在不斷裁員,尤其是,已經接近2萬人;IBM也在借出售服務器、半導體業務變相裁員,其中僅服務器就涉及7000多人。

          當然,我們還能想到更多。比如:

          1、微軟Win8加速推進帶來的硬件升級效應;2、新一輪通訊、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熱潮帶來的基礎設施更替效應;3、物聯網、云計算概念的愿景吸引。

          兩大巨頭均釋放樂觀信號:業績上升明確受此影響,英特爾股價漲幅超過4%,并帶動其他許多科技股上漲。這一刻,英特爾再度讓人感受到了它在產業中的影響力。

          英特爾確實長期扮演著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榮衰風向標。只是說,幾年來,由于互聯網與通訊業融合,促使移動互聯網勃興,已出現不沾互聯網便會死亡的表達。這一過程,ARM陣營諸多處理器企業的崛起,尤其是高通,弱化了英特爾的產業地位。

          這也導致一些原本追逐它的觀察家、分析人士、媒體,甚至開始遺忘它的一些聲音,一些數據。這也正常,產業總會變化。英特爾最輝煌的階段確實過去了,想想看,它的毛利曾經在70%上下的時候。

          不過,當被遺忘太多時,我覺得行業里有一種不太健康的聲音,對于互聯網狹隘的認知,隱含著對于制造業尤其全球精密制造業的忽視。

          我因有過一段每天都看它的日子,所以還一直將它當成觀察行業的指標。要知道,巨頭調高或調低業績預期,往往是很慎重的事。這不但涉及業務層面,更涉及股價、市值。

          如果這類動作發生在年初,會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年初英特爾的預測相當保守。發生在年中的上調,一般就是確定性的判斷,它說明企業對自身業績與股價有了確定的信息,期望當然更多。

          這對一個艱難轉型中的英特爾來說,更是如此。畢竟,截至3月底,全球PC出貨已連續8季下滑。

          你可能會問,既然這么慘,英特爾以及同業們有啥好說的,不過是黑暗中的一絲微光。

          我一直有這樣一種認知:當基礎的制造業尤其是上游的精密制造業,開始釋放向好信號時,它往往比浮光掠影、醉生夢死的消費端需求更具有穩定特征,更代表一種信心。

          消費是最敏感也最虛幻的。一個都教授就能引發消費追逐,一股明顯炒起來的消費觀念、社會思潮就能將產業拉到病態的消費地步;制造業對經濟的反應有一定周期,上游精密制造傳導周期更長。許多訂單不像下游那樣隨時可取消。上游的一絲舉動,對下游的杠桿作用更大。相對來說,它的榮衰周期當然也較長。

          市場確實不止英特爾發出向好信號。它側面的競爭對手臺積電,也在表達傳遞類似消息。張忠謀先生一周前表示,2014年下半年,半導體產業景氣度“很好,而且是非常好”。因為,目前很多國家下半年經濟表現,看上去都會優于去年同期,有不少國家今年下半年會比今年上半年好;臺灣則是今年下半年比去年同期及今年上半年都好。

          產業新窗口期已打開:效應持續釋放英特爾、臺積電傳遞的信息,當然有必要慎重對待。當然,我覺得,英特爾給出的增長原因,有些單薄。因為商用PC市場是個籠統概念,缺少細化的理由。

          確實,聯想、、戴爾、宏碁PC業務Q1都有明顯增長。其中戴爾元氣明顯恢復。我們還沒看到品牌企業發布Q2商用PC強勁增長信號。英特爾自己近來倒進行多次巡回推廣,上周落在上海站。

          如果不分析商用PC增長原因,很容易視之為一種回光返照,畢竟Q1是淡季。細化的理由在于,更多行業應用已開始鋪展開來,后續增長應該更強。

          不說其他基本面。單看中國大陸,中國宏觀政策下的所謂“微刺激”,在TMT領域,事實上已演變為一波又一波的產業概念熱潮,比2008年后還讓人眼花繚亂:信息消費、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寬帶中國、國網成立、4G建設、Q2Q、互聯網金融、虛擬運營商、每年1000億元半導體產業基金扶持計劃等。

          這些政策,你若細化,其實對前端消費刺激并不那么快。它們更側重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基礎網絡與數據中心建設。當然也包括一些長遠的產業面刺激,尤其是半導體業。

          也就是說,半導體產業的中國需求,已經打開了大門,只是政策落地有過程,需要一個較長周期才能釋放巨大的效應。但可以斷言的是,它們一定會持續激活整個產業,而且涉及整個鏈條,也包括內容。

          還有一個資本市場的例子值得參考。2008年以來,由于美國QE等政策不斷刺激,美國科技股股價經歷了一波強勁的增長。而一年來,尤其半年多年來,隨著刺激政策減弱,科技股開始明顯調整,并引發新一輪泡沫質疑。

          仔細梳理,個股波動性上有這樣一種特點:

          1、純粹的互聯網概念股波動最大。比如Twitter們,當然其中包括中概股。它們缺少落地概念,與傳統經濟融合度較低,市值受市夢率驅動增長;2、通訊與互聯網交融的科技股巨頭如谷歌、高通、蘋果等同樣表現強勁。但蘋果在過去一年也經歷了一波大調整。

          3、擁有制造業背景且日益軟硬件一體的傳統IT巨頭,比如IBM、英特爾、等,它們的股價上漲幅度不大,但波動不如前兩者那么大。

          印象中,過去幾年,媒體上有關英特爾的消息,大都圍繞著它的消費類業務展開。想象中,它的股價應該疲弱不振。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英特爾股價月K線圖:

          英特爾月K圖。png圖中最低點12.05美元。正是2008年受困金融危機影響的體現。但近6年來,英特爾股價震蕩上行,同樣漲了150%。當然,它的漲幅比不上對手高通的290%。谷歌、蘋果更甚。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瑞安市| 荣成市| 上思县| 梁河县| 通化县| 永新县| 奉贤区| 河源市| 陇川县| 徐水县| 湖州市| 竹山县| 平和县| 公安县| 泸溪县| 阳西县| 通山县| 桂林市| 滨海县| 句容市| 迁西县| 汉中市| 政和县| 无极县| 务川| 隆回县| 合川市| 中阳县| 东光县| 德庆县| 峨山| 开江县| 东城区| 辰溪县| 永胜县| 旬邑县| 苗栗县| 枣强县| 宁海县|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