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多家巨頭退出 國產手機芯片發力正當時

        多家巨頭退出 國產手機芯片發力正當時

        作者: 時間:2014-10-29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收藏
        編者按:巨頭退出,是因為競爭過于激烈,相比于付出的成本,所能獲得的收益并不理想。此時國產芯片廠商如果貿然挺近,很有可能將成為下一次競爭的炮灰。

          德州儀器撤了,英偉達走了,現在輪到愛立信成為競爭中的失意者。愛立信日前宣布,基于成本和戰略考慮將停止開發,并將投資從芯片轉至無線網絡。今年6月,愛立信還認為市場大有可為,并且為此投入24億元用于改進產品設計。短短幾個月時間,愛立信就放棄了手機芯片。專家認為,和高通、聯發科相比,愛立信在該領域并沒有獨特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546.htm

          今年是中國4G元年,僅中國移動一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就將采購上億部4G智能手機,這一舉動帶動了對LTE芯片的強烈需求,市場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事實是每隔幾個月就有一家芯片巨頭宣布“不玩了”。手機芯片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隨著出局者越來越多,手機芯片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也將到來。業內人士認為,此時也許正是國產芯片發力的良好時機。

          手機芯片市場“進與退”

          手機芯片市場近來可謂進入“多事之秋”。德州儀器和英偉達離開的背影還沒消散,手機巨頭愛立信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于近日表示,將停止芯片開發,并將投資從芯片轉至無線網絡。

          “根據愛立信內部對芯片業務的評估報告,想要在市場有所突破可能性極低。基于評估報告,愛立信決定于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執行芯片業務調整,最后一款產品M7450商用芯片仍將按計劃投放市場。”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

          “愛立信退出手機芯片領域,其實是預料之中的事。”在競爭激烈的芯片市場,愛立信最終還是沒有快速地進行產品轉型,最終因長期虧損,遺憾的退出。手機行業分析師胡權說。

          而就在愛立信宣布退出手機芯片市場的時候,英特爾宣布,新的調制解調器產品XMM7262已經獲得中國移動認證,該產品可以支持包括LTE在內的通行通信標準,可以讓廠商用以開發面向大眾市場的LTE設備。9月26日,英特爾還與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一系列協議,通過聯合開發手機解決方案,在中國和全球市場擴展英特爾架構移動設備的產品和應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供應商,英特爾此前并沒有享受到移動終端市場火爆背后的紅利。從2013年開始,英特爾重新布局移動設備領域,并定下了全年完成4000萬臺Intel架構平板電腦出貨量的目標。在業內人士看來,平板電腦作為英特爾進軍移動最為重要的一個市場,起到了進攻和防守的雙重作用。“通過平板電腦等設備,英特爾就能夠有效地抵擋其對手ARM陣營對傳統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侵襲。同時還能夠以此為橋頭堡,對覬覦已久的手機市場展開進攻。”胡權表示。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的統計數據,2013年用于連接4G網絡的手機芯片市場規模達到41億美元,高通占據了該市場92%的份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高通目前在力推五模十三頻的4G系統級芯片產品,而英特爾明年才能出貨支持4GLTE的芯片產品。

          “彎道超車”機會是否來臨

          業內人士紛紛看好目前的局勢,隨著愛立信等企業退出手機芯片市場,國產廠商將獲得不小的市場空間。華為公司榮耀品牌業務部總裁劉江峰表示,華為已經具備手機芯片設計能力,一系列的品牌轉型到產品升級決策,使華為手機近年來在全球市場站穩了陣腳。與此同時,顯示屏、芯片等手機制造的核心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掌握,制造門檻不斷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廠商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就顯現出來。

          顧文軍表示:“近期中國政府對于高通的反壟斷調查或將結束”高通4G芯片獨食時代“,為國產芯片廠商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權威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廠商每出貨一部智能手機,除支付高通芯片或解決方案費用外,還要按照單機售價向高通公司額外支付3%-6%的專利授權費用,而這些費用都會間接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正是由于高通牢牢占據著產業鏈的上游,讓國內手機產業遭受“無芯之傷”。

          目前國產芯片發展相對薄弱,除了華為生產的手機能實現芯片自主供給之外,國內90%以上的手機廠商都依賴于高通和聯發科的芯片供應。比如中國移動TD-LTE終端招標中,20多款終端機型有15款采用高通芯片,另有5款使用Marvell的芯片。這兩家國外芯片廠商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國產芯片只在幾款終端上使用。

          9月中旬,總部位于硅谷的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與國內領先的移動終端方案商海派通訊聯合舉行戰略合作聯盟發布會,宣布達成長期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開拓4G終端市場,并發布了基于Marvell四核5模LTE單芯片平臺PXA1920的ODM產品。該產品已被不少4G手機品牌廠商所采納。隨著行業巨頭的退出,國產芯片廠商或迎來“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

          胡權介紹說,首先,國家扶持政策即將出臺,將在發展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即將出臺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規模預計高達1500億元,遠遠高于過去10年的研發投入金額。此外,國家還將重點扶持通信行業龍頭企業積極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設計企業。其次,海外巨頭的接連退出在一定程度上給國產手機芯片廠商“騰出”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國產芯片廠商如海思、展訊、紫光等近年來都發展的不錯,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規模效應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力。”胡權說,隨著愛立信、英偉達等老牌芯片廠商或退出或轉型,國內手機芯片市場除了高通、英特爾等廠商外,基本都是本國企業,國產芯片廠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第三,國內4G產業的騰飛也將助力國產芯片廠商邁上新臺階。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累計達2.2億部,其中4G手機的出貨量達4039.4萬部。下半年中國4G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國產廠商需發力創新

          在4G發展如火如荼之際,發展國產手機芯片一旦得到終端廠商認可,前景將非常廣闊。國產芯片廠商該怎樣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國產芯片在設計工藝方面還有待提高。”胡權表示,目前國產28nm芯片產品僅有少量供貨,尚未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根本無法滿足國內手機廠商的新產品研發需求。此外,高通2013年銷售額達100多億美元,展訊只有7億美元,還不及高通的1/10.

          而國內業對核心技術的研發也有待加強。業內專家表示,我國目前仍是技術和知識產權凈進口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芯片都要靠進口。“盡管國產芯片發展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嚴重依賴進口以及市場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而那些發達國家,無論是美國還是韓國、日本等,大多具有完整的通信產業鏈。胡權說:“另外,國產芯片廠商在商業模式上的捉襟見肘也是一大硬傷。”

          國產芯片廠商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需要多練“內功”,通過技術創新、產品融合打破國外行業巨頭的長期壟斷。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云浮市| 牡丹江市| 祁阳县| 北海市| 石林| 宁安市| 龙川县| 漾濞| 连南| 大同县| 新民市| 明水县| 林州市| 唐河县| 富锦市| 葫芦岛市| 舟山市| 阜新市| 澎湖县| 上林县| 牙克石市| 安溪县| 定西市| 济源市| 四子王旗| 罗甸县| 濮阳市| 黄大仙区| 齐河县| 泰和县| 岗巴县| 铁岭市| 寿光市| 福泉市| 宁南县| 九龙城区| 霍州市| 永丰县| 上虞市|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