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日產新能源汽車技術:可觀察鋰電子運動

        日產新能源汽車技術:可觀察鋰電子運動

        作者: 時間:2014-03-19 來源:網絡 收藏

        日產汽車與日產ARC日前宣布,開發出了一種分析方法,可直接觀察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時正極材料中的電子運動作并定量化。采用此方法,“使得高容量鋰離子電池的開發成為可能,從而有助于延長純電動汽車(EV)的續航距離”(日產汽車)(圖1)。


        圖1 日產汽車將于2014年量產的商用EV“e-NV200”。圖為設計造型被西班牙巴塞羅那出租車選中的試制車。

        要開發容量高、壽命長的鋰離子電池,必須在電極活性物質中盡量多儲存鋰,進行可產生大量電子的材料設計。為此,掌握電池中的電子運動十分重要,而以前的分析技術無法直接觀察電子的運動。因此,無法定量識別電極活性物質(錳(Mn)、鈷(Co)、鎳(Ni)、氧(O)等)中什么元素可在多大程度上釋放了電子。

        此次開發的分析方法,使得長期存在的課題——探明充放電時電流的起源并定量把握,“全球首次”獲得了解決(日產汽車)。由此,可準確掌握電池內部發生的現象,尤其是正極材料含有的活性物質的運動狀況。此次的成果是由日產ARC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府立大學共同開發的。

        還使用了“地球模擬器”

        此次開發的分析方法,同時運用了使用“L吸收端”的“X射線吸收分光法”和使用超級計算機“地球模擬器”的“第一原理計算法”。盡管以前也有人采用X射線吸收分光法實施過鋰離子電池分析,但使用“K吸收端”為主流。配置在距離原子核最近的K殼層的電子被束縛在原子內,因此電子并沒有直接參與充放電。

        此次的分析方法因采用了利用L吸收端的X吸收分光法,可以直接觀察參與電池反應的電子流動。并且,通過與使用地球模擬器的第一原理計算法相結合,以高精度獲得了以前只能間接推斷的電子移動量。

        日產ARC將此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鋰過剩型正極材料。結果發現,(1)在高電位狀態下,屬于氧的電子有益于充電反應;(2)在放電時,屬于錳的電子有益于放電反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东莞市| 杭锦后旗| 宝丰县| 香港| 黔西| 黄山市| 营口市| 辽源市| 鄂伦春自治旗| 漳平市| 本溪市| 石嘴山市| 香格里拉县| 上栗县| 昌平区| 鹤峰县| 盱眙县| 轮台县| 西充县| 河北区| 雅江县| 凌源市| 遂宁市| 藁城市| 高密市| 玉屏| 霍林郭勒市| 九龙县| 元氏县| 富阳市| 海城市| 濮阳县| 祁阳县| 延安市| 旬邑县| 吉首市| 惠来县| 吉安市| 武平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