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竟與聯發科打價格戰:成功奪得惠普心
編者按: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為了贏得市場,賺取更多的利潤,所有的廠商,包括英特爾在內,都是會認真考慮價格策略的。
英特爾砸錢搶人,惠普低價智能型手機芯片組平臺從聯發科換英特爾。根據外電報導,惠普預計在近期內推出兩款售價僅在200美元左右的大屏幕機種,業界則傳出,原先惠普在聯發科、英特爾平臺間猶豫不決,最后英特爾以高額的折讓勝出,也讓英特爾在智能型手機芯片組版圖從聯想、華碩,擴增至惠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15084.htm積極想要重返移動通信市場的惠普,繼推出低價位Android平板計算機后,根據外電報導,看好中國、印度等亞太地區對大尺寸屏幕智能型手機的需求,惠普計劃在近期內推出兩款中低價Android智能型手機,屏幕尺寸分別為6寸、7寸,單機建議售價僅有200~250美元間。
不過,比起其它的中低價大屏幕智能型手機,多采用高通或聯發科平臺,據了解,惠普則選擇英特爾平臺,關鍵就在于英特爾的折讓(Rebate)。
英特爾3年多前斥資14億美元重新買下英飛凌的無線解決方案事業群,不過,英特爾集成數據芯片、處理器的移動通信完整解決方案,與客戶期望有不小落差,加上取得英飛凌無線產品至今,LTE成熟度仍遠遠落后競爭對手,更讓英特爾在智能型手機芯片組版圖無法擴增。
為了扭轉頹勢,業界傳出,英特爾以主動提供高額折讓的方式,來吸引客戶,華碩就是因為這樣而在Fonepad上選用英特爾平臺,惠普更因為這個原因而決定放棄聯發科平臺、轉向英特爾。
業界人士進一步指出,惠普不僅透過采用英特爾平臺來降低成本,在代工廠方面,亦曾找過華寶、緯創等臺灣伙伴詢價,不過惠普希望的價格實在太低,臺系代工業者跟不下去,最后惠普還是將智能型手機代工訂單交給老伙伴比亞迪,這也是比亞迪繼取得惠普低價Android平板計算機Slate7之后,再次與惠普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