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源產業鏈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3)新業務單元趨勢:中立、客觀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技術咨詢向第三方認證測試方向轉變。除了國家強制性CCC標準、工信部入網許可證外,補充認證證書增加。獨立于制造廠、銷售商和使用者(消費者)的、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的第三方機構的測試:通信電源設備效率、節能水平認證、IDC機房能效評價體系和水平認證、檢測認證。比如某大型設計院成立了電源質檢中心、防雷檢測中心和通信防護中心,可以承接通信電源設備泰爾認證測試、電源和防雷設備入網測試,運營商電源產品集采測試等。
我國第三方評級、檢測機構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但市場潛力、需求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工業化進程遠未完成,另一方面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存在質量問題;單獨依靠政府質檢部門的檢測不符合市場規律也很難檢測到具體細節,政府也沒有那么大投入去做每個廠家的檢測,由市場產生的需求應該由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力量分工消化。
(4)通信電源設計:往低壓配電設計方向發展
大多數項目的實踐案例證明,建筑設計單位很難做好通信局樓的低壓配電系統,給后續的維護、擴容、升級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往往是建筑設計單位做的低壓配電系統3~5年后系統就需要改造,然后交給郵電設計單位去完成艱難復雜的系統改造,風險轉嫁給了郵電設計單位,主要原因是建筑設計單位缺少通信專業設計經驗、對通信領域了解不夠透徹。大量的局樓需要改造、擴容升級,比如由630 kVA系統升級為1 250 kVA系統;或單獨對配電柜進行改造,從設計費產值角度來看低壓配電設計費基數大;從技術操作復雜程度來看,目前成套技術都已成熟,市場主要以ABB、施耐德、西門子、GE四家獨大。
(5)引領IDC建設新范式
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模式類似建設一個航空母艦,航空母艦不可能是船體完工后再安裝航海系統、航空系統和支持系統,肯定是統籌設計在前。IDC機房也是這樣,不能再延續過去通信機房樓建設模式,先蓋樓再考慮細節,必然是借鑒建筑行業BIM 理念,從最終使用方逆向思維,建設規劃設計模式先后順序:業務、主設備、空調、電源、低壓設備、系統集成、建筑配套的逆向思維模式的趨勢。
5 總 結
通信電源是支撐我國信息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加強自主創新、注重節能環保可以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該針對通信電源制定相應規劃,從產業布局、政策扶持、創新激勵上拿出更多更好的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