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特幣挖礦機制造商正將生產轉移到美國以規避關稅和制裁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位列前三的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挖礦機制造商正在美國設立制造工廠和供應鏈,以避開華盛頓對北京實施的關稅和制裁。據路透社報道,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微比特——這些公司最初都基于中國——在全球挖礦機市場份額中占據超過 90%,而最近的地緣政治變化正推動它們在美國設立業務。
“中美貿易戰正在引發比特幣供應鏈的結構性而非表面的變化,”Conflux Network 首席技術官楊光告訴路透社。“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它是一種轉向‘政治上可接受’的硬件來源的戰略轉變。”Conflux Network 是一個公共層 1 區塊鏈平臺,并且是唯一一個在中國獲得批準使用的平臺。
Bitmain 是首家開始進入美國的公司,它在 2024 年 12 月開始當地生產,這發生在特朗普在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之后。另一方面,Canaan 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之后開始試驗生產,當時白宮對進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征收了至少 10%的最低進口關稅,盡管其資本市場負責人 Leo Wang 表示,由于貿易情況的波動性,這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最后,MicroBT 告訴路透社,它正在美國實施本地化戰略,但目前還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比特幣挖礦行業只是受特朗普關稅影響的眾多行業之一,根據美國挖礦設備制造商 Auradine 的說法,全球 30%的比特幣挖礦發生在北美。其首席戰略官 Sanjay Gupta 告訴該出版物,中國挖礦設備對美國構成安全風險,有“數十萬臺設備連接到美國的電網”。然而,王反駁稱,挖礦設備在比特幣或加密貨幣挖礦以外的任何應用中都是無用的。
盡管如此,特朗普的關稅仍在影響這些制造商。目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有 30%的關稅,而其他地區的基礎關稅為 10%。這就是為什么他們選擇在美國本地設廠的原因。除此之外,制裁也影響了某些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挖礦 ASIC 芯片。盡管它們沒有被直接制裁,但一些型號受到了影響,因為它們據稱含有來自受制裁的中國公司 Sophgo 的人工智能芯片。通過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這些公司應該能夠規避這些限制,并避免關稅帶來的額外費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