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美元!2028年人形機器人要 “爆”?
日前,在集邦咨詢主辦的 “TSS 2025半導體產業高層論壇” 上,集邦咨詢資深研究經理曾伯楷指出,從PC到手機,AI浪潮驅動智能終端設備持續升級,當前人形機器人融合先進AI運算與成熟機械動力技術,具備明確的賦能方向與落地潛力,有望成為算力的關鍵出海口,全球產值到2028年將有望達到40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6/471299.htm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英偉達GTC 2025發表Isaac GR00T N1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具備完整的資料集、多模式輸入以及開源特性,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針對特定場景或應用任務,以真實、合成數據對GR00T N1作后期訓練,從而加速研發進度并縮短產品上市前的準備期。
在GR00T N1達到大幅優化機器人AI訓練的前提下,預期該領域產品將提前放量,推升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產值于2028年接近40億美元。
同樣致力開發機器人AI模型的Figure AI和Google近期分別推出Helix和Gemini Robotics架構,和GR00T N1皆是整合快速反應的動作模型與理解分析的思考模型,以提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能力,但NVIDIA (英偉達) 模型的數據完備度、部署彈性皆略勝一籌。
NVIDIA創辦人黃仁勛對人形機器人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將是下世代AI算力的重要出海口。目前NVIDIA已在此領域完整布局產品技術,在硬件端的嵌入式AI運算系統,適用于中小型人形機器人、考量性能與功耗平衡的Jetson Orin NX、Nano等,亦有針對高階產品的AGX Orin,最高算力可達275 TOPS。
加上GTC 2025發表的機器人開源物理引擎Newton、用于生成合成數據的GR00T Blueprint,以及GR00T N1,NVIDIA確實打造出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完整生態圈。
因此,雖然NVIDIA發表開源模型,預期其建立的生態系將維持封閉,從商業模式分析,此舉將為該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構筑一條 “護城河”,例如NVIDIA CUDA技術、GPU芯片等在AI產業塑造的領先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