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業界動態 > 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本田展示0系列電動轎車及SUV原型車,并推出新技術

        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本田展示0系列電動轎車及SUV原型車,并推出新技術

        —— OEM亮點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時間:2025-01-14 來源: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 收藏

        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1/466355.htm

        上,展示了0系列電動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及轎車的原型車,并宣布推出其全新自研的車載操作系統ASIMO OS。

        展望:

        對于0系列車型以及電動汽車和先進系統的下一階段規劃正日漸清晰,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和投資,將能夠推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和先進操作系統,同時最大限度地為車輛充電提供支持。盡管本田在上展示了兩款原型車,但更為引人注目的產品動向在于本田正在為打造全面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以及推進自動駕駛技術而開發的系統。

        1736854672406118.jpg

        Source:Honda Motor Company

        在1月7日至10日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本田展示了0系列電動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及轎車的原型車,并宣布推出其全新自研的車載操作系統ASIMO OS。此外,本田還宣布將攜手瑞薩電子為0系列車型開發高性能系統芯片(SoC)。本田還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旨在“加速推進能源服務計劃”。

        本田0系列

        在2024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公布了電動汽車的概念車型之后,本田在今年展會上展示了0系列及SUV原型車。0系列SUV計劃于2026年上半年投產,0系列轎車則將于2026年下半年投產,兩款車型均將作為2027款車型上市銷售。這些車型將率先登陸美國市場,隨后拓展至全球其他市場。這兩款車型也是該系列推出的首批產品。在今年展會新聞發布會后的一場圓桌訪談中,本田高管證實,由于相關技術成本高昂,0系列首批推出的SUV和轎車的定位面向高端市場,不過0系列計劃推出的10款車型中還將包括一款售價約3萬美元的入門級車型。 

        1736854716769635.jpg

        Source:2026本田0系列SUV,Stephanie Brinley

        1736854732919628.jpg

        Source:2026本田0系列SUV,Honda

        這些車型在研發過程中外觀較原型車并未發生重大變化,不過在2026年于美國俄亥俄州馬里斯維爾本田工廠正式量產時,原型車上的部分功能可能會有所調整。兩款車型均秉承了本田“輕薄、輕盈、智慧”的設計理念,并且還采用了線控轉向系統,本田表示由于線控制動和轉向等裝置可以集成控制,將帶來卓越的操控體驗。

        0系列轎車被定位為該系列的旗艦車型,其車身高度較低并采用了概念車上展示的動感楔形設計。0系列SUV在外形上更加硬朗,但同樣采用了輕盈的設計理念,提供超出預期的車內空間且擁有出色的視野。

        這兩款車型均基于本田全新的電動汽車架構打造。本田為這兩款車型設定的續航里程目標為300英里,但并未提供車輛的其他參數。

        1736854755935344.jpg

        Source:2027本田0系列轎車,Stephanie Brinley

        1736854838930719.jpg

        Source:2027本田0系列轎車,Honda

        車載操作系統ASIMO OS

        0系列SUV和轎車將使用本田全新自研的軟件操作系統ASIMO OS。該系統將提供數字化用戶體驗,并實現“超個性化優化”。本田表示,與智能手機更新迭代類似,0系列車型在購車后也將持續升級,而且車輛使用得越多,就會變得更加個性化。通過OTA無線更新,車輛的功能及服務也將不斷優化。這款全新的操作系統以本田在2000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推出的ASIMO機器人命名。在新聞發布會上,本田負責電氣化業務開發運營的高級執行董事Katsushi Inoue表示,ASIMO機器人具備的在識別外部環境并理解周圍人意圖的同時進行移動的能力“已經得到進一步提升,并應用于0系列車型”。ASIMO OS將應用于所有0系列車型:本田表示計劃到2030年推出10款全新0系列車型。ASIMO OS將對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ECU)進行集成管理。

        自動駕駛

        0系列車型將搭載一套系統“能夠擴大駕駛輔助系統和L3級自動駕駛系統適用的駕駛條件范圍”。在首批兩款0系列車型上市時,它們將搭載基于2021年在日本推出的Honda Sensing Elite系統發展而來的可解放雙眼的駕駛技術。在初期,這項技術將應用于高速公路擁堵路況;未來更多應用場景將通過OTA無線升級實現。本田表示,0系列車型在未來幾年內將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這將允許駕駛員在車內從事其他活動,例如觀看電影或參加遠程會議。本田在聲明中稱,該公司“旨在成為首家將可解放雙眼的駕駛功能擴展到所有駕駛場景的汽車制造商”。北美汽車研發中心負責開發運營的副總裁Steve Frey在發布會上表示:“ASIMO OS車載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使車輛能夠全面感知車輛內部和外部的環境……在21世紀20年代后期推出的0系列車型,將配備人工智能及采用集中式架構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整合個人身份認證、情緒和意圖估計以及場景理解等多個領域,從而賦予車輛提供跨領域、個性化價值的能力。”該系統將利用車輛內外攝像頭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確保車內駕乘人員的舒適度,同時安全應對復雜的駕駛場景。Frey表示:“本田還在與Helm.ai合作開發該系統,旨在教授系統精準解讀各種路況,并運用協同人工智能‘進一步提高協同行為的精確度’。”

        與瑞薩電子合作

        為了支持ASIMO OS的自動駕駛功能及自動駕駛系統,本田與瑞薩電子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本田此前在日本首次部署L3級自動駕駛技術時就與瑞薩電子有過合作,不過需要進一步提升能力以持續推動技術進步。Frey指出,到2030年,軟件定義車輛對人工智能性能的需求將比現在高500倍。為了運行更復雜的系統,我們迫切需要更強大的處理能力。與此同時,由于計算處理會消耗電池電量,導致續航里程縮短,因此在功耗方面也需要持續優化。本田與瑞薩電子正在聯合開發一款專用的高性能系統芯片,該芯片將最大限度地提升計算處理和節能表現。本田和瑞薩電子將采用多芯片技術,并將瑞薩電子的第五代R-Car SoC與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相結合以有效降低功耗。對于第二代0系列車型的系統芯片,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達到每秒2,000萬億次運算(TOPS)的人工智能處理能力和每瓦特20萬億次計算的能效。下一代0系列汽車將采用集中式電氣/電子架構,將多個電子控制單元整合成一個核心電子控制單元。核心電子控制單元將管理包括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動力系統控制和舒適性功能在內的車輛系統。要實現向單一電子控制單元的轉型,一款專門設計的系統芯片至關重要。

        能源管理

        本田正從多個方面積極解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及充電問題。除了參與成立在美國從事充電網絡建設的企業Ionna外,面向北美市場的0系列汽車還將使用特斯拉設計的符合J3400北美充電標準(NACS)的充電連接器。本田還在評估一項計劃,將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融入本田的智能技術。通過分析來自0系列汽車及充電網絡的數據,本田希望在尋找充電設施及管理支付方式等方面為每位車主提供個性化的充電體驗。在家庭充電方面,本田正與Emporia合作開發雙向充電技術。借助本田與寶馬、福特成立的軟件合資企業ChargeScape的車網融合技術,本田表示其0系列車隊還可以作為虛擬發電廠(VPP),通過個性化充電站選擇成本最低的時段充電,或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充電,然后在電價高的時段放電供用戶使用。盡管本田在展會上并未詳細闡述,但這家公司也正在探索先進的電池化學成分和電池管理技術,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電池退化的風險。

        分析觀點深度解析

        本田對于0系列車型以及電動汽車和先進系統的下一階段規劃正日漸清晰,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和投資,本田將能夠推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和先進操作系統,同時最大限度地為車輛充電提供支持。盡管本田在上展示了兩款原型車,但更為引人注目的產品動向在于本田正在為打造全面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以及推進自動駕駛技術而開發的系統。然而,本田未來計劃從根本上說并非是開創性的,主要解決的是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顧慮,并試圖在充電以及利用電動汽車進行家庭和電網能源管理等方面挖掘最大潛力。因此計劃的落地變得非常重要。本田并非唯一一家尋求自研操作系統、自研系統芯片(與合作伙伴一起)及其他領域的汽車制造商。雖然本田在進軍電動汽車領域方面不如其他車企積極,但本田數十年來在混合動力系統產品研發方面的專長,為其電池及電池管理積累了豐富經驗。根據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輕型汽車生產預測,本田全球電動汽車產量將從2025年的約16.9萬輛(包括由通用汽車為其生產的本田Prologue和謳歌ZDX)增加至2031年的約103萬輛,同年該公司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預計將達到約202萬輛。盡管本田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擁有數十年的豐富經驗,且在部分車型上提供插電式混合動力解決方案,但目前預計該公司將在本十年后期放棄該方案,轉而專注于由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組成的產品陣容。然而,在今年展會的圓桌討論會上,本田高管表示,公司正在評估為一些大尺寸車型(如美國市場的Passport、Pilot和Odyssey)提供混合動力解決方案的可行性。Ionue還表示,本田與日產擴大合作關系,有望為ASIMO OS、人工智能開發及平臺帶來更多的規模效益。本田在其中一些領域的開發進展更為深入,如果擬議中的本田-日產聯盟能夠成真,那么日產采用本田的技術可能更加合理。

        本文內容來自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收費內容

        文章版權歸微信平臺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所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澄江县| 双江| 定南县| 鹤庆县| 枞阳县| 长白| 长兴县| 工布江达县| 紫金县| 和平县| 合作市| 吐鲁番市| 彭泽县| 进贤县| 绥芬河市| 高密市| 寿光市| 松江区| 车致| 昌吉市| 资阳市| 谷城县| 柏乡县| 宜兰县| 桃江县| 本溪市| 始兴县| 依安县| 中卫市| 临澧县| 阳城县| 巨野县| 龙里县| 凤阳县| 金溪县| 南澳县| 阳东县| 白朗县| 定结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