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賽道火熱,任重道遠
在全球科技競賽的新賽道上,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各國競相布局的焦點。借助政策驅動和資本助力,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正在加速。2024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化應用示范也正成為行業發展重點,然而商用化進程中仍面臨挑戰,這既是考驗,也是激發創新潛能的契機。
01
眾多廠商競相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眾多國內外廠商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這些企業憑借各自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投入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
● AI軟件相關廠商以構建機器人本體與周圍環境感知互動的具身智能為出發點,通過提供AI算力、AI大模型及算法軟件驅動人形機器人的視覺分析、語義理解、任務分解、動作規劃等功能。
● 核心零部件廠商提供各類視覺、位置、慣性、力控傳感器,以及電機、減速器、絲杠、編碼器、驅動器、電池、通訊等硬件設備以組建人形機器人所需的感知、控制、動力及運動模塊。
● 機器人本體廠商負責通過設計、制造以及測試環節,最終將各類零部件硬件及軟件有機整合形成完整的人形機器人產品。
02
人形機器人商用化進程任重道遠
人形機器人的性能完善需要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
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首先需要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這包括但不限于本體集成的高效性、運動控制的精確性、感知系統的靈敏度、智能分析的準確性等。目前,盡管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要實現人形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自主導航、交互和執行任務,仍需突破多項技術瓶頸。
市場應用的普及需要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
相對于當下已有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已經達到的數萬甚至萬元級的產品價格,人形機器人目前數十萬乃至百萬級的價格難以打動用戶采納其產品。隨著機器人技術突破和升級,相關產業鏈的跟進,應用規模的擴大,人形機器人的產品價格會持續下探有利于更多提高用戶的購買意愿和接納。
場景通用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功能,需要軟硬協同生態持續完善
相較于專注于特定領域的專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更突出的特點是通用性,尤其適用于應對環境多變復雜、工作任務繁瑣及高度強調人機協同合作的應用情境。為實現這一目標,關鍵策略在于采取軟硬件解耦的設計架構,使得機器人在堅實的硬件基礎上,能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動態加載各垂直領域的大型模型。
這意味著要在不斷提升機器人硬件性能的同時,也需要豐富和升級軟件系統,強化各種專業模型的集成與運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驅動人形機器人在各行業中發揮更大效能,真正實現“全場景適用”的理想狀態。
商業應用落地需要循序漸進
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是一個穩步遞進的發展歷程,從專業化場景到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拓展和廣泛應用。從較為成熟的商用服務領域起步,諸如酒店接待、商場引導、公共服務等場所,利用其獨特的人形設計和智能交互功能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隨著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實踐檢驗,逐漸滲透到災害救援、極限環境作業等高難度、高風險等特種應用領域。在工業制造領域,人形機器人會在結構化的生產制造環節如精密裝配、物料搬運等環節先行開展自動化作業。最終,在技術和市場的雙重完善保障下,人形機器人步入家用服務市場,承擔起陪伴、教育、家務等多種角色,滿足家庭日常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分析師觀點
IDC中國研究經理李君蘭表示,當前,眾多廠商的積極參與推動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從AI軟件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機器人本體的制造,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在不斷創新和突破。展望未來,技術的持續突破、產品成本的降低、功能通用性的提升以及商業應用的逐步落地是推動人形機器人走向成熟市場的四個關鍵因素。
IDC中國更多機器人相關研究:
●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分析,2024(IDC #CHC50965224,2024年3月)
● 中國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即將發布)
● 協作機器人創新應用分析(即將發布)
● 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份額(即將發布)
● 移動機器人創新應用分析(即將發布)
● 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份額(即將發布)
● 中國機器人出海市場分析(即將發布)
● 中國商用服務機器人出海市場分析(IDC #CHC50361223,2023年10月)
● 商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市場份額,2022:調整期(IDC #CHC50360923,2023年6月)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