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從兩張圖看中國半導體制造在全球地位

        從兩張圖看中國半導體制造在全球地位

        作者: 時間:2021-11-07 來源:冬瓜88 收藏

        這是IC insights去年12月底公布的數據。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大陸的晶圓總產量已經達到318萬片,僅次于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位列第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11/429446.htm

        1636296874210489.png

        仔細看,日本其實只比中國大陸多10萬片,而且,沒有40~20nm這一段制程,很顯然2021年從中國大陸目前公布的擴產情況,我們一定會在產能上整體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同時,明顯較日本更加全面一些。

        從先進制程(<10nm)的情況看,中國臺灣和韓國仍然屬于業界領頭羊,尤其是臺積電和三星。我們在這塊要超越,需要一些時間。北美、歐洲等地方情況和我們差不多。

        1636296907598766.png


        這張圖是IC insights公布的各家產能情況,12寸晶圓 三星產能占全球21%,是絕對的領導者,而TSMC緊隨其后。不過除了一堆IDM和外資代工廠, 并未見中國大陸廠商包括SMIC和華力有上榜。

        8寸晶圓產能TSMC仍然以10%坐穩領頭羊,UMC第三,中國大陸SMIC以5%的占比排全球第五,純代工領域僅次于TSMC和UMC,當然這中間還夾雜了很多IDM,這不多述。

        至于8寸以下包括6寸那些,大多數都是IDM,分立器件類偏多。中國大陸華潤微和士蘭微坐穩前二,緊隨其后的是新唐。代工的TSMC居第十,中間全是IDM。

        綜上,我們的差距仍然還是在8寸/12寸尤其高階工藝上,這塊呈現三個現象:

        一是這塊高端工藝或者12寸,有很多IDM,而我們國家目前這塊還有差距,尤其是存儲領域占得很多,像三星,美光,海力士,鎧俠等。這塊看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的后續努力了。

        二是代工領域,我們的隊伍還很少,目前看榜只有SMIC,華力都還能進前十,可能還要培育1~2家,并且逐漸坐大,尤其可以抓穩CMOS sensor代工這塊為主去做起來,國內畢竟目前CMOS sensor設計公司很多,而且發展很不錯。北京豪威,思特威,格科等等,這些需求很旺,大量的12寸40~90產能,當然也包括大pixel的0.18等需求,要么培育IDM,要么鼓勵像合肥晶合這些做大,以CMOS代工為主,畢竟專業性很強,而且對pixel積累有強依賴;

        三是第三代半導體的超車機會,目前我們布局少。其實榜單沒有中國臺灣宏捷科、穩茂這些,但是他們布局非常早,國外skyworks這些更是如此。我們成立了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創新中心,但最急需的是要孵化出幾家公司,未來在功率,光電傳感器等領域會有好的超車機會。

        總之,機會還有很多,需要整合資源,不斷吸收制造經驗,帶動設備、EDA等發展,回過頭再來加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连州市| 高碑店市| 鹤岗市| 鹤壁市| 宜都市| 象山县| 德阳市| 吐鲁番市| 呼玛县| 舟山市| 伊川县| 平果县| 淮阳县| 松滋市| 新邵县| 绵阳市| 三明市| 瓮安县| 弥勒县| 雅江县| 尉氏县| 二连浩特市| 抚顺市| 通江县| 天台县| 那曲县| 漳平市| 名山县| 顺平县| 如皋市| 万州区| 鄂尔多斯市| 永川市| 东乡族自治县| 永仁县| 江达县| 泾阳县| 高陵县| 沁水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