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投資: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前景在哪里?
尺寸越小,價格越高的晶體,去年突然變得不可求,成為市場的熱門商品,被視為國家戰略資源。疫情的流行和極端氣候等突發事件,各行各業都逃不過這個晶片慌不足,引起了供應鏈安全的擔心,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芯片爭奪戰也開始拉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8/427439.htm卦哥家財經認為全球半導體業務將首先進入兩個押注階段,平行供應鏈將逐步形成。2028年左右,中經濟將超過美國,更多的全球企業(尤其是全球資本)將在中國押寶,資本主導的半導體產業鏈將再次與中國融合,到時候全世界的芯片問題才能可以穩定。
但半導體行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的行業,研發和生產需要巨大的投資。例如,設計5納米晶片大約需要5億美元,建設和裝備這樣的晶片生產線可能需要5億美元到100億美元。勞動力和能源成本這兩個要素對半導體行業也非常重要,封裝測試需要很高的勞動力,晶片制造過程也需要大量的水。我國顯然兼具勞動力和能源成本兩方面的優勢,但美國也不一定下風。美國晶片廠的建設和運營勞動力成本是我國的兩倍,但電費比內地低40%比臺灣低20%。
美國在晶片設計和研究開發方面領先世界,但在制造方面很弱,特別是世界晶圓的制造能力四分之三集中在亞洲。什么是晶圓?卦哥家科普:晶圓其中有很多按用途設計的集成電路,經過切割加工、封裝測試后才能成為不同電器和通訊工具的晶片。
半導體制造可細分為無工廠、晶圓代工和集成設備制造三個產業鏈板塊。一般來說,半導體制造商從集成設備的制造開始,集成了晶片的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的各個環節。為了優化支出成本,業者細分了無工廠和晶圓代工,前者專注于晶片的設計和銷售,后者負責晶圓代理和封裝測試。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半導體產業鏈已經走向全球化,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化,由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中游設計制造商和下游應用商組成。
以下是卦哥家統計的目前全球主要地區的芯片產能現狀:
臺灣省的臺積電(TSMC)是晶片廠的領導者,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可以制造10納米以下的晶片。這種晶片適用于要求更高計算能力的技術產品,如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服務器、計算機和智能手機。
韓國在存儲晶片(也稱為記憶體)市場占有最大優勢,生產能力占世界的40%。韓國三星(Samsung)不僅是記憶體的領導者,還掌握了10納米以下晶片的制造技術,與臺積電和英特爾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國的芯片生產能力也不弱,貢獻了世界5%的存儲芯片生產能力和43%的10-22納米、6%的28-45納米、9%的45納米芯片生產能力。美國的更大優勢是開發,占29%的存儲芯片設計、41%的設備、67%的芯片設計、74%的EDA&IP的全球市場份額。
中國內地2019年晶圓生產全球占16%,目前內地和美國的10納米芯片產能為零,10-22納米內地產能占全球3%、28-45納米內地產能占全球19%、31%的“45納米”產能占全球23%。
長期以來,各地區一直專注于發揮各自的優勢,深入培育不同的細分市場,形成了一條高度專注的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如果大多公司試圖建立涵蓋所有領域的半導體產業鏈,長期來看,這將導致效率降低和成本降低。
我國在這兩年貿易糾紛后,已經在多行業試圖同時實現創新、開放和改革,即在保護中小企業利益、引進全球競爭和維護社會公平之間實現平衡,從而對抗全球供應鏈的中期波動。這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體學習的發展戰略。在創新方面,我國已經看到強大的創新體系,才能建立與美國平行的供應鏈體系。經過這些年可持續發展模式戰略思想指引,中國已經在通信、交通、能源、機械等領域領先于美國和世界。
在開放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向潛在解決方案開發人員開放了許多智能城市場景(包括能源、文化、健康等),加快了6G、衛星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能源互聯網、可穿戴設備、邊緣服務器等面向未來的新技術、新材料落地,行業巨頭陽光電源代表未來能源的氫能源技術也已經進入測試。
別看現在全球各地都在風風火火建造芯片工廠擴大產能,但卦哥家認為疫情如果結束,在線需求必然開始下降,世界芯片需求變慢,但在供給方面,半導體企業難以縮小生產能力。一所芯片工廠關閉的成本非常高,會引起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就像現在有些國家疫苗不夠有些國家疫苗卻多的求著逼著群眾打。
一座芯片工廠也不是說建就好了的,特別現在很多地方建的工廠未來未必有用,現在最缺芯片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其他行業倒還好。因為新能源汽車芯片利潤超低,一輛車需要幾千個芯片,但都是非常成熟的技術,而手機和精密儀器的芯片利潤很高,所以大多企業不愿意生產汽車芯片,以后建好卦哥家財經現在都敢于斷言他們未必會去生產新能源汽車芯片。那些說汽車芯片短缺,然后開始買入相關個股的投資者,卦哥建議您慎重啊!
生產芯片和晶圓的制造工廠,通常需要200億美元的投資,僅僅依靠美國市場不足以消化這些全球巨額投資,所以中國發展機會也許在未來三五年可以看到突破。即使以后光刻機制造商不賣給我們國家,也不必擔心,因為未來10年研發投資肯定下降,并且替代品也將出現。有的是國家新賣給我們設備,比如歐洲和東南亞國家。
世界上半導體仍然不足,各國都有危機感。半導體被視為安全保障上的風險,我國目前也已經提供國家資本扶持吸引各路大佬公司,不惜一切獲得技術。現在正在半導體主導權爭奪的中盤戰中,各方面的真實想法也逐漸浮出水面。如果國內的各方掌控資本的手,還不能為大局考慮,就知道拿錢花錢然后關門,中國半導體未來堪憂。卦哥家相信只要在國家層面的帶動和監管下,尋找到一個符合中國特色的半導體發展方式,堅持走下去我們還是有在全球芯片市場找到自己出路的機會。
不過任何經濟體,無論規模大小還是先進程度,都無法擺脫全球化。回望過去百多年的歷史,在技術白熱化競爭的當下雖然看著驚心動魄。但卦哥家相信幾十年后,回顧一下中美半導體產業鏈經歷的脫鉤到融合的過程,也不過只是人類文明的片段。與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和生態系統變化等其他全球挑戰相比并不重要。
本文主要是為計劃投資芯片板塊的人做參考,目前的全球芯片形勢就是這些,中國也在追趕中,你認為哪家內地企業可以承擔責任撐起國家半導體產業呢?目前看這個行業卦哥家覺得不適合長期投資,短期倒是可以博弈一段時間,長期還是要看研發和實力的。投巨資研發畢竟失敗可能性很高,傳統企業一般不敢嘗試,去年風風火火說要做芯片的上市公司股價有些一直在跌,就是因為投資者不啥,研發失敗是會影響公司業績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