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業(yè)界動態(tài) > 芯片行業(yè)最慘烈的競爭已經開始

        芯片行業(yè)最慘烈的競爭已經開始

        作者: 時間:2021-01-18 來源:科技富能量 收藏

        最近芯片巨頭公司突然宣布換帥,的職位將由鮑勃·斯旺(Bob Swan)轉變?yōu)榕撂亍せ粮瘢≒at Gelsinger)。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1/422154.htm

        受這一消息的影響股價大漲超過11%。

        看到這兒可能有朋友會想,資本圈得有多不喜歡這個鮑勃·斯旺?

        其實也不是。2018年的時候,時任布萊恩·柯再奇(Brian Krzanich)因為嚴重違反公司條例,直接被英特爾開除。當時還是首席財務官的斯旺臨危受命,臨時接手,2019年2月才轉正,成為英特爾的第七任

        當時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財務出身的斯旺不懂技術,所以消息一出股價還微跌了3%。

        英特爾當時就已經開始遭遇競爭對手AMD的強烈挑戰(zhàn)??恐?nm先進工藝的加持,AMD原地起飛受到個人及企業(yè)用戶的追捧。而英特爾的CPU還在14nm制程的泥潭里無法自拔,效能嚴重落后。

        這個現(xiàn)象雖然發(fā)生在斯旺任職期間,但很明顯科再奇才是應該背鍋的人。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也是斯旺上任一年后,英特爾從市值到產品節(jié)奏都開始承受巨大壓力,雖然從目前來看,在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領域,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仍然保持領先,但所有人都知道,照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英特爾芯片霸主的地位一定不保。

        而蘋果自研的M1芯片,無疑是壓垮英特爾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為忍受不了英特爾的落后工藝,曾經最優(yōu)質的合作伙伴蘋果果斷選擇自己單干,獨立研發(fā)出了基于ARM架構,也就是和手機處理器相同架構的桌面電腦處理器。終止了和英特爾長達15年的芯片供應合作關系。

        這意味著從今以后,英特爾幾乎不再會從蘋果那里得到一筆新訂單。這就讓整個行業(yè)對英特爾,甚至英特爾所代表的x86架構產生了巨大的不安。

        衰敗的大趨勢擺在眼前,英特爾必須做出改變。于是,走過了2019年,熬過了2020年,上任2年的斯旺將會在今年的2月15日辭職。

        繼任者帕特·基辛格備受行業(yè)期待。此前他是大名鼎鼎的虛擬機軟件公司VMWare的CEO,純技術背景出身,人人都喜歡的技術男。

        所以回到之前的問題,資本圈不是不喜歡斯旺,而是更喜歡看到英特爾做出改變。

        技術背景出身,從2012年以來就一直擔任Vmware的CEO,曾經推動USB、Wi-Fi等等關鍵技術的研發(fā),領導過14種不同的微處理器程序研發(fā)的帕特·基辛格,看上去更值得信任。

        事實上,英特爾的改變已經開始了。本周,一年一度的CES消費電子展受到疫情的影響在線上展開。


        除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廠商秀曬炫什么機器人、可穿戴、未來電視等等博人眼球的終端產品之外。我們看到芯片廠商沒玩兒虛的,直接“開大”展開了新一代處理器的軍備競賽,火藥味十足。

        其中發(fā)力最猛的當然就是英特爾。在CES發(fā)布會上狂秀技術肌肉,一口氣推出了四大全新處理器家族,一共涉及50多款處理器產品。而且還公布了下一代產品的技術路線。

        咱們先來看一下今年英特爾在桌面端主打的第11代處理器,代號Rocket Lake-S。仍然采用14nm的制造工藝,但是誰都知道,這必須是英特爾最后一代14nm的產品了。

        和競爭對手AMD的處理器相比,英特爾這個第11代處理器從性能上來說真的是乏善可陳。


        但是,和第11代處理器同時推進的英特爾EVO認證就厲害了。這是英特爾專門為筆記本電腦產品打造的一整套標準體系。未來大量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也都會把這個EVO認證作為一個賣點。

        英特爾對筆記本電腦廠商的要求是,想得到EVO認證,首先必須使用英特爾的11代處理器,其次必須采用Wi-Fi 6無線網(wǎng)絡標準,USB插口必須兼容雷電4協(xié)議,電腦必須支持快速充電,充電30分鐘必須滿足4小時續(xù)航,滿電必須確保超過9小時續(xù)航,必須采用NVMe協(xié)議的固態(tài)硬盤,電腦從休眠狀態(tài)到喚醒必須在1秒以內……

        這些具體的標準看不懂沒關系。可以明顯看到的是,英特爾在為筆記本電腦打造一套全方位的體驗標準,試圖奪回失去的移動端市場。

        在和競爭對手AMD的性能比拼中,靠CPU的單兵作戰(zhàn)英特爾并不占優(yōu),那就咱們就搬出整個生態(tài)和整體體驗來較量。這就是英特爾EVO認證背后的算盤。


        但是人在江湖混,誰還沒幾個朋友?尤其是在市場競爭中,有利益才有忠誠。英特爾的EVO認證體系并非不可復制,沒得到EVO認證的也不一定意味著體驗不好。


        于是,英特爾的下一代,也就是第12代處理器如何改變才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在CES消費電子展的發(fā)布會上,英特爾宣布下一代處理器代號“Alder Lake”,將采用10nm工藝,而且將會對x86架構進行重大的改變和突破。

        所謂的改變是指,借鑒了ARM架構處理器的特點,把處理器改造為大小核心的設計。大核心(也叫性能核心)負責重度運算,小核心(也叫效率核心)負責輕度運算。

        英特爾之所以一直沒有采用這樣的設計,是因為曾經自己只重視桌面端。在臺式電腦動輒幾百上千瓦的電源面前,CPU省的那點兒電意義不大。

        但是在移動端筆記本電腦產品上,邏輯就完全不同。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只要拔掉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電腦的性能就會直線下降。

        一顆費電的CPU不僅影響續(xù)航,而且影響性能。大小核設計的處理器就是為此而生,未來的筆記本電腦也會像我們的手機一樣,在性能和續(xù)航之間做到兼顧。

        不過競爭對手AMD馬上澆了一盆冷水:CPU架構更改,軟件必須得到適配。消費者使用的各種稀奇古怪的軟件可不知道什么時候該用大核,什么時候該用小核。

        這的確是個問題。按照英特爾的計劃,雖然今年下半年,第12代處理器就將正式亮相。但是新處理器想要達到市場預期,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但結果不論,這是英特爾必須要做出的改變。除了10nm的產品,根據(jù)英特爾的規(guī)劃,預計首款7nm產品將于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初上市。

        與此同時,臺積電的5nm產能已經在擴大,而且3nm、2nm都已經安排上了,它們都是未來AMD的彈藥。

        而曾經的合作伙伴蘋果則在另一條賽道上奔跑,M1芯片的升級版也非常有可能在今年出現(xiàn),隨時準備著彎道超車。

        今年的芯片行業(yè),將發(fā)生一場最慘烈的戰(zhàn)斗,桌面端和移動端早已交匯為同一片戰(zhàn)場。


        勝者為王,贏家通吃。




        關鍵詞: 英特爾 CEO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泾源县| 论坛| 霍山县| 桂平市| 凉城县| 深州市| 卢湾区| 麻阳| 依兰县| 香格里拉县| 治多县| 泌阳县| 邹城市| 房山区| 商城县| 古交市| 南江县| 乌拉特前旗| 东港市| 怀集县| 平定县| 五常市| 偃师市| 万山特区| 五家渠市| 青田县| 通州市| 瑞安市| 吉安县| 蕲春县| 遂昌县| 沭阳县| 石景山区| 崇礼县| 横山县| 盐津县| 兰考县| 文水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