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盡快繞開美國向華為供貨?歐盟:共推11579億半導體計劃
有消息稱,歐盟為了盡快繞開美國的技術禁令,法德等歐盟17國決定在未來的2到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研究半導體技術,以便服務華為等在內的更多海外客戶。而有數據顯示,在美國開放給供貨華為的公司中,除了美國企業外,還允許亞洲的企業如三星、索尼、臺積電供貨華為,但就是沒有歐盟的企業,這給歐盟帶來的直覺就是美國利用技術霸權排斥其在中國的半導體市場,為自己國內的半導體公司謀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12/421563.htm繞開美國技術,可行性有幾高?
大家知道,信息技術的發源地在美國,現在相關的技術或設備,基本都有美國的影子,要完全繞開美國,是相當難的。但這又并非不可能,比如5G技術,基本就是由愛立訊、諾基亞、三星和我國的華為及中興把持,也就是說,在5G網絡時代,美國再也沒有以前的影響力了。這說明,繞開美國,還是相當有機會的。
不給歐洲企業供貨華為,美國有何想法?
一直以來,美國憑借其信息技術的先發優勢,在軟硬件系統的加持下,成為歐洲和中國的最大半導體供應國,有數據顯示,美國的半導體企業在歐洲和中國均占到了近50%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限制華為的事件上,只對本國企業豁免,難免讓歐洲國家對美國的做法產生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嫌疑。最近就有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國家的代表人士公開指責美國采取的限制行動,認為這是美國利用技術安全的名義,禁止所屬企業與中國合作,但是卻對美企提供額外豁免,讓美企獨自霸占中國市場,而歐洲企業卻遭受巨額的經濟損失。在歐洲國家看到這些厲害關系后,選擇自行投資獨立研發先進芯片,減少對美國的技術依賴的做法,也就讓人不難理解了。
結語
作為驅動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產品芯片,正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大家都不甘落后,想著心思投資和研發芯片產業,抓緊時間搶占科技核心技術的新高地,因為大家都明白,沒有核心技術的支持,所有的所謂商業創新,其實都是浮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