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yè)界動態(tài) >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作者: 時間:2020-09-03 來源:快科技 收藏

        如今,用戶在購買PC時往往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僅僅是追求“高性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9/417875.htm

        比如游戲玩家可以選擇性能超強的臺式機,但如果還需要這臺PC兼顧一定的“辦公、學習”需求,那么游戲本就是更好的選擇。

        又或者職場達人選擇生產力工具,銷售部門會更傾向于外觀簡約且便攜的輕薄本;設計部門則需要高性能PC。

        即使同樣選擇筆記本,由于主要使用場景的區(qū)別,每位用戶的側重點還是會不一樣…?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無論用戶選擇購買PC的初衷是什么,最終想要獲得的體驗大致相同——在各自核心應用場景下,PC能夠輸出更佳效能。

        正因如此,市場中才會有圍繞不同處理器而制造的各類PC產品。豐富的產品,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但與之相對的也容易讓人“挑花眼”。

        如果不是專門做功課,似乎僅對比硬件參數(shù),又很難確定這款產品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于是,在選購時我們往往會有幾個衡量維度——品牌、第一印象、購買用戶發(fā)布的評價、評測以及第六感。其中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一項應該就是產品評測了。而要說到產品評測,就繞不開跑分。

        以PC為例,我們日常使用的跑分軟件有3DMark、PCMark、CPU-Z、CINEBENCH、CrystalDiskMark、X264/X265?FHD?Benchmark、V-Ray?Benchmark、Persistence?of?Vision?Raytracer?(POV-Ray)以及各種游戲基準測試。

        這些“測試工具”,有些可以進行比較全面的場景測試,有些則針對單項場景、負載或者游戲,有些則傾向于理論性能測試。

        換句話說,有些跑分成績無法反應PC在實際場景中的性能表現(xiàn)。

        因此在很多評測文章中可以看到,除了“理論性能測試”外,還會有軟件實測,比如使用Adobe“全家桶”的進行照片導入導出、視頻渲染及回放,又或者專業(yè)建模/渲染軟件項目輸出以及游戲實測等等。

        相比跑分,這部分內容也是用戶更加關注的。

        日前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分享了對于基準測試的看法,表示:致力于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為用戶提供更佳效能。在基準測試方面,更加推崇基于真實性能和應用相關性更好的測試程序。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英特爾列舉了Sysmark25、MobileMark等測試工具。

        英特爾介紹到,推崇這類軟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測試工具負載的應用場景在全球范圍內有廣泛用戶群,如微軟的Office軟件、Adobe的生產力軟件等;第二,測試內容基于真實的商業(yè)應用;第三,在行業(yè)中投入使用時間長,且被企業(yè)、機構廣泛認可并采用。

        當然對于一般用戶而言,Sysmark25等評測軟件認知度明顯不如PCMark。原因有很多,比如購買成本、進行測試的難易度等。

        盡管如此,在筆者看來,隨著PC產業(yè)的重心逐漸轉向用戶體驗、使用場景,此類更接近實際應用的基準測試將有更高的參考價值。

        除了分享英特爾對于基準測試的看法,英特爾還介紹了搭載英特爾平臺的輕薄本、游戲本等終端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性能表現(xiàn)。

        此前我們已經(jīng)分享了英特爾針對游戲場景進行測試的成績,所以這次我們將重點放在輕薄本。

        英特爾介紹,進行測試的平臺為惠普Envy?x360,對比的型號擁有同樣的機箱、配置,唯一的區(qū)別在于處理器型號(分別為Ryzen?7-4700U、酷睿i5-1035G1、酷睿i7-1065G7)。

        同時,針對輕薄本的測試,分為兩個場景——插電(AC?Power)以及不插電(使用筆記本電池)。?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測試的項目包括:SYSMark?25、PCMark?10?Application、WebXPRT3(Chrome)三項基準測試;Mail?Merge(郵件合并,針對數(shù)十個通訊錄、地址信息自動生成同模板郵件)、PPT保存為PDF、將Excel表格復制到Word中三項實際應用場景的測試。?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根據(jù)英特爾公布的測試成績:基準測試中,在插電的情況下,酷睿與銳龍平臺的差距很小,基本持平;不插電情況下,酷睿平臺的成績領先幅度在20%-75%之間。在實際應用場景測試中,插電情況下,除了“PPT保存為PDF”測試銳龍平臺小幅占優(yōu)外,其余兩項測試均為酷睿領先;在不插電情況下,搭載酷睿平臺的輕薄本成績更為出色,領先幅度可達25%-67%。

        隨后英特爾分享了酷睿i7和銳龍7在插電、不插電兩種情況下處理器的功耗及頻率,便于我們了解測試成績出現(xiàn)差距的原因。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根據(jù)英特爾公布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進行PCMark?10?Application基準測試時,使用電池狀態(tài)下英特爾酷睿i7功耗在13-14W左右;插電情況下功耗大概在17-18W(圖中兩條白線處);同樣測試場景,使用電池情況下銳龍7平臺功耗基本在5-8W之間;插電情況下則維持在16W上下。

        英特爾致力于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提供更佳效能

        在頻率方面,同樣的測試場景下,英特爾指出酷睿平臺核心睿頻在不插電情況下可以達到接近插電的水平,約3.8GHz。

        銳龍平臺在插電情況下頻率可以達到4.0GHz以上,在不插電的情況下頻率則明顯降低,在2.5GHz左右。

        另外英特爾還提到,相似的測試結果在H系列標壓處理器的對比中也有呈現(xiàn)。

        寫在最后

        通過英特爾的分享,可以看出由于使用場景的變化,PC實際輸出的性能與理論跑分成績存在差異(波動可能很大)。

        因此,隨著PC應用場景多元化,用戶如果想要更全面地了解PC性能,在實際應用場景中PC的性能測試也尤為重要。

        畢竟對于僅使用office辦公軟件的用戶而言,如果啟動上百頁的PPT還需要等一等,那么PC的渲染、游戲性能再強,意義也不大。

        當然,并不是說理論跑分完全沒有意義,首先這些簡單、易用且免費的“工具”,能夠讓用戶對自己PC的性能有一個大致了解;

        其次,相比實際工作負載,甚至是SYSMark這樣的專業(yè)測試軟件,常用的跑分軟件還有一個重要優(yōu)勢——方便進行測試成績的橫向、縱向比較,盡管這些跑分軟件或許僅反映了處理器在某個場景中的性能表現(xiàn)。

        那么對于PC(以及處理器、顯卡等硬件)的性能評估及比較,你有哪些看法?在選購、衡量產品時,你又是如何看待跑分成績的呢?



        關鍵詞: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鹤山市| 绥江县| 青阳县| 多伦县| 囊谦县| 漳州市| 离岛区| 桐柏县| 志丹县| 明水县| 江山市| 株洲县| 柞水县| 通州区| 英吉沙县| 锡林浩特市| 蒲江县| 美姑县| 平武县| 红安县| 巴彦县| 科技| 延长县| 莱阳市| 河曲县| 拜城县| 从江县| 哈尔滨市| 金阳县| 枣强县| 贺州市| 浮山县| 长沙县| 临夏县| 晋中市| 台前县| 钦州市| 镇坪县| 泗阳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