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Intel基帶芯片業務涉嫌違規?蘋果遭市監總局啟動問詢
10月11日消息,據曝料,針對數月前“蘋果10億美元收購Intel基帶業務”國家一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開始向行業內終端企業詢問相關意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0/405698.htm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收購案件已經對外公布近80天,但這么長時間以來,蘋果方面并未向中國監管機構進行集中申報。
目前業內對這一案件高度關注,相關監管部門已經開始主動詢問。
今年7月26日,蘋果正式對外宣布,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Intel智能手機基帶業務,蘋果將接收Intel的2200多名員工、知識產權及相關設備,預計這項收購將于2019年第四季度正式完成。
根據《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應事先向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顯然,蘋果在全球業務上已經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和20億元人民幣的標準,而Intel的基帶業務是否超過4億元人民幣尚不清楚。不過,蘋果作為Intel基帶的唯一客戶,雙方可能通過在美交易規避國內審查。
但是,即便雙方直接在美國進行交易,但是最終,Intel的基帶芯片大部分都還是要進口到中國,通過中國的iPhone代工廠進行組裝,最終交付給蘋果。因此,Intel的基帶在中國依然是會產生相關的營業額。
另外,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Intel的移動業務收入36億美元,其中基帶芯片業務收入占比過半,而其中至少有兩成是最終銷售到了中國,這樣估算的話,Intel基帶在中國營收也遠超4億元人民幣。
顯然,雙方的合并適用于《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在此前提之下,蘋果并未按規定對于該并購進行申報,而且根據Linkedin上的資料顯示,自今年8月以來,眾多原Intel基帶芯片業務的研發人員及管理人員已經將所在公司變更為了蘋果。
此外,有爆料稱,部分Intel基帶業務的美國員工已經搬到蘋果上班,并參與了蘋果的相關項目的研發。也就是說,蘋果不但沒有按規定進行申報,而且還在申報獲得審核通過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實質性的合并,這顯然是具有嚴重違規的嫌疑。
另外,根據2019年4月,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專利報告顯示,Intel擁有551項5G標準必要專利,排名全球第8位;而蘋果則擁有12項5G標準必要專利,排名全球第16位。
蘋果并購Intel基帶芯片業務之后,所持有的5G標準必要專利將有望越居至全球第8。
由于蘋果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在手機產業鏈當中具有極大的話語權,外界擔憂蘋果在并購完成后,可能將會利用5G專利優勢來打擊競爭對手,抑制競爭。
根據《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按照規定程序收集的事實和證據表明該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主管部門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監管部分是否會啟動反壟斷調查。此前,蘋果方面表示與Intel基帶業務的合并工作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但是一旦調查啟動,監管部門將會有90天的審查周期,審查期間,無法進行合并。這可能會導致蘋果對Intel基帶業務合并無法在今年四季度完成。
眾所周知,目前蘋果在5G手機的進程上已經落后于三星、華為等主要競爭對手,蘋果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會推出新的5G iPhone,雖然今年蘋果已經與高通達成了和解以及新的專利授權協議,但是蘋果并不希望重新回歸到基帶芯片完全依賴于高通的局面。因
此,近幾年蘋果也一直在研發自己的5G基帶芯片,而收購Intel的基帶芯片業務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利用Intel在該領域的多年的技術與專利積累來加速這一進程。
因此,若此次市場監管總局對蘋果發起反調查,那么或將影響到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的進程。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是蘋果違規“未審先并”,最終該收購案大概率還是會獲得通過,而明年的5G版iPhone大概率將全部采用高通的5G基帶芯片。
按照蘋果近年來相對保守的風格,蘋果的自研5G芯片可能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才會商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