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如何看待“華為危及國家安全”問題?
報道稱,波蘭政府官員正與歐盟和北美盟友就下一步行動進行磋商,但尚未確定哪家電信設備制造商可能取代華為。芬蘭的諾基亞和瑞典的愛立信是華為在波蘭的主要歐洲競爭對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7546.htm捷克
華為在捷克同樣受挫,當地政府禁止一些曾被情報部門警告的公司,參與政府投標。
捷克財政部發言人指出,當地的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部(NUKIB)去年12月發出警告,指華為和另一家中國科技公司中興制造的設備可能有“安全威脅”。財政部發言人說,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部的警告對財政部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雖然捷克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部的警告并不完全禁止華為參加當地的網絡建設,但這個警告意味著,160多個負責管理當地重要基建的公營和私人公司需要重新檢視它們面對的安全風險。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對華為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總理佩萊格里尼(Peter Pellegrini)曾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華為的產品會帶來安全問題。
佩萊格里尼認為,如果國家要討論網絡安全的問題,就應該談論所有公司,而不是針對特定一兩家公司。他又說,政客應該小心“不要讓自己變成貿易戰或競爭對手之間的棋子”。
加拿大
由于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捕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財務長孟晚舟,引發中加連串外交風波,加拿大先前沒有跟隨美國等西方國家,公開對華為表示憂慮,但孟晚舟事件令加拿大國內抵制華為。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政府去年8月以國家安全理由,禁止華為提供5G技術,但并沒有阻止華為與澳洲政府其他方面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TPG電信已經表示,放棄建設移動電話網絡,因為該公司依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設備。
TP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選擇華為作為供應商,是因為華為提供了一條從正在建設的4G網絡升級至5G的簡單路徑。TPG表示這條升級之路現在已被堵死。
新西蘭
新西蘭政府去年11月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協助他們手機網絡升級,阻止無線網路營運商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
新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承認,與中國關系復雜,有時甚具挑戰,她原訂2018年年底訪問中國的行程,至今還未落實,不過她否認華為禁令影響兩國外交關係。
Jacinda Ardern在達沃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提供公平待遇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設備供應商,我們認為基于這一框架,將會對新西蘭的發展大有裨益。
日本
日本去年12月決定把華為和中興排除在政府采購清單,日本三大電信巨頭跟隨政府決定,表明會把華為排除在他們的5G網絡之中。
據日本媒體引述消息稱,政府發現華為內部硬體有「多余的東西」,但沒有具體表明這是什么,外界曾分析認為,日本禁用華為會影響中日關系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軟銀集團(SBG)的國內通信子公司軟銀(SB)12月19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該公司的社長宮內謙等人在記者會上提出看法稱,更換華為技術的基站等最多將產生1000億日元成本。
韓國
韓國政府目前沒有明確對華為作出限制,不過韓國多家大型電信供應商的5G網絡建設,華為均未能投標成功,惟獨一間與華為有合作、第四大電訊商LG U+表態支持華為,認為華為不構成安全風險。
菲律賓
菲律賓移動通訊龍頭環球電信準備在下一季度推出采用華為的5G網絡服務,把美國希望盟國勿用華為的警告拋在腦后。
菲律賓環球電信公司表示,有關華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擔心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公司將繼續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5G業務。此前公司聘請英國和以色列顧問,對網絡進行了深入檢查,沒有發現問題。
此外,同在東南亞的泰國和新加坡,也正準備運用華為的技術來測試5G網絡。
可以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美國在極力拉攏盟友禁用華為設備,甚至是提供補貼,但是由于華為的技術優勢,各個國家對此還是采取了比較慎重的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