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指紋識別就安全了嗎?研究:AI能生以假亂真的假指紋

        指紋識別就安全了嗎?研究:AI能生以假亂真的假指紋

        作者: 時間:2018-11-22 來源:泡泡網 收藏

          據臺灣媒體報道,研究人員利用生成對抗網路,合成繪制出假指紋,在小面積的指紋辨識、解析度不佳的app及指紋比對的安全層級條件下,可以假亂真,冒充真實的指紋通過辨識機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703.htm
        image.png

          被大量用于安全防護,從門禁系統、電子支付到手機解鎖等。采用的安全設備需要使用者的指紋,因此被認為比設密碼安全。但研究人員現在已發展人工智能繪制而成的假指紋,已能成功騙過指紋辨識系統。

          在某些裝置,如智能手機上,由于空間不夠,往往只使用小型指紋辨識感測器。而這類感測器并不需要完整的指紋,而只需要一小部份指紋即可。這使得單一指頭的部份指紋可能被誤認或剛好符合其他手指的部份指紋。這是紐約大學坦頓分校資工系研究人員Aditi Roy等人名為MasterPrint研究發現到指紋辨識的問題。研究人員發展出的MasterPrints是一組真實或合成的指紋,可以在大量真的指紋中碰巧出現符合情形,而用於指紋的字典攻擊。

          Roy等人在最新發表的研究中則以此為基礎發展出DeepMasterPrints的假指紋系統。之前研究并未生成任何指紋圖像,但DeepMasterPrints則是要繪制人類指紋的圖像。

          最新的研究在實驗產生Deep Master Prints的方法。研究人員先是以真實指紋圖像來訓練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訓練它產生指紋圖像。接著他們使用名為“潛在變項演化”(Latent Variable Evolution)的方法,為生成網路搜尋潛在的輸入變項,以便使指紋符合的機率最大化。

          研究人員稱這是第一項研究可生成圖像式的合成指紋,配合小面積的指紋傳感器和分辨率不佳的app,提升冒充真指紋的機率。最后研究人員將系統產出的Deep Master Prints來比對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的真人指紋資料庫,以及由傳感器搜集到的指紋數據庫,并在0.01%、0.1%及1%三種安全層級設定下由軟件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在0.1%的誤識率(false match rate)下,可以模仿23%的樣本,而若降到1%的誤識率,則假指紋將可冒充77%的樣本。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的結果可望被廣泛用于指紋辨識安全系統的強化,或是以指紋合成破解。



        關鍵詞: 指紋識別 A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高台县| 德江县| 岑巩县| 荆门市| 兰西县| 申扎县| 邢台县| 崇仁县| 潮州市| 东方市| 桃园市| 宁海县| 徐汇区| 全南县| 五大连池市| 腾冲县| 四会市| 建阳市| 双辽市| 永吉县| 张掖市| 简阳市| 婺源县| 喀什市| 淮阳县| 泗洪县| 永靖县| 休宁县| 台南市| 樟树市| 高陵县| 盘锦市| 方城县| 安图县| 怀化市| 砚山县| 和硕县| 正定县| 同江市|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