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ALL in AI,百度才是AI ALL in的那位
從未來角度,百度選擇的AI道路并步步領先,應當是百度逆襲全球互聯網的機會。
拼多多憑借一個簡單的社交低價電商模式迅速崛起,讓阿里、京東十分緊張。在鋪天蓋地的黑稿中,拼多多選擇了報案,這其中很難說是不是有人按捺不住在搞鬼。
但是,這至少說明,“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很容易被顛覆,即便成為了巨頭也是如此。百度的AI道路,是一條需要充分積累的道路,它與“飛輪效應”很像,起步艱難但一旦啟動后則無法被停止,也很難被追上。
對整個互聯網而言,百度的AI可能更有穩定可期的未來。然而,AI的意義不僅限于此。
放眼全球,美日中歐四大經濟體同時也是高科技聚集的國家中,日本與歐洲在AI上已經逐漸落伍,AI變成了只有中國與美國角逐的主戰場。
而在國內,當下AI做出成績了的平臺中,百度無疑成為領頭羊。某種程度上,百度正在代表著中國的AI。
眼下,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要把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全部加稅,貿易戰已經全面升級不可逆轉,留給中國產業升級、減少外部替代依賴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緊迫。這其中,AI對產業升級的價值不言而喻。
所以,百度的AI某種程度還承載了助力中國產業升級的任務,而百度近期的一些動作也在圍繞著這個目標。
在7月初舉辦的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發布了百度大腦3.0版本,把對外開放的能力進一步開放到了110多項,對百度本身而言,這是從芯片到深度學習框架、平臺、生態的AI全棧技術布局,對國家經濟戰略而言,這還是十分重要的技術推動力量。
百度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在深度學習算法云端上大放異彩,深度契合自然語言處理、大規模語音識別、自動駕駛、大規模推薦等終端場景計算需求,這是我國芯片彎道超車的案例。

另外,在財報披露中,百度將聯合金龍客車、軟銀集團旗下自動駕駛公司SB Drive將“阿波龍”銷往日本,這為中國技術超車、產業升級帶來了充分的信心。

總而言之,AI商業化前景明朗為百度二季度財報奠定了良好基礎,作為AI領域的領導者,百度AI既是百度的未來,也具備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任重而道遠。
評論